第一百七十五章倒幕之争(1 / 1)
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国际上的各种反动势力立刻展开了对工人阶级的疯狂反扑,俄国和奥地利都发生了流血惨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认为继承了他伯父亚历山大一世的衣钵,飘飘然的开始以欧洲的保护者自居起来,东欧的一些小国立刻就感受到来自东面的压力,因为在外交上总是受到伤害所以这些东欧国家的内部一直有很强的革命倾向,虽然其中大多数是民族革命,不过俄国佬可不管这个,他们现在自认是世界宪兵,不管是什么革命他们都想插手。这让俾斯麦很是头疼,因为俄国这样做当然会伤害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利益,两大集团如此接近让他明白想要维持三皇同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英国人这次对亚历山大的举动出奇的宽容,他们已经明白在可预见的未来笨拙的俄国人不会成为妨碍英国平衡欧洲的力量。当一八七二年日本的强藩和朝廷日渐对立的时候李富贵真的没想到俄国人会跳出来指手画脚,因为不管怎么看日本和他们似乎都没有什么关系,而西方国家中在日本具有最大影响力的英国却一直保持沉默。英国人虽然仍然保持了对西南强藩的支持,但是他们在这个时候没有能力过多的干涉日本的内部事务,而且在德川的统治区英国人同样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对于那一部分他们同样也不愿意丧失。俄国人自认他们为干涉日本的内部事务找到了一把无比锋利的尚方宝剑,他们指责德川家茂是,在西方的政坛上这可是一个极大的罪名,当然俄国人也的确找到了不少证据,他们把江户实行的改革和巴黎公社实行的政策加以对比,的确从中找到了不少相似的地方。李富贵这个时候只好站出来主持正义,毕竟说德川家茂是那简直是天大的冤枉,俄国佬的这种宪兵妄想狂也该有个谱。虽然俄国人找到了不少证据,不过想要反驳他们也并不难,要说充斥着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的日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恐怕最先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共产国际,他们也的确开始撰文驳斥俄国的谬论,经过研究他们还给日本下了一个“国家奴隶社会”的定义。在日本他们并不关心国际上如何为他们定位,以胜海舟为首的幕臣正在全力的推进统一日本的战争,自从李富贵结束西北的战事之后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派使节到南京来寻求援助,把李富贵弄的不胜其烦,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心急火燎是因为德川家茂快死了。幕臣们非常清楚经过这么多年不懈的宣传这位将军在民众当中已经有了相当崇高的声望,如果他一死将会给江户一派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虽然将军有自己的子嗣,而且也的确是和宫亲子内亲王生的,但是毕竟只有三岁,想要继承将军的位子恐怕不容易,到时候自己这一边的内部又免不了会有一番争斗,说不定就会让那些强藩趁虚而入,所以他们都希望在德川家茂死之前完成日本的统一大业,对此李富贵也勉强同意了,他只是担心要是这个大业进行到一半那个短命鬼就死了该怎么办,不过这个麻烦是日本的,对他来说关系不大,毕竟日本不管统一不统一他都可以对付。到现在为止李富贵也没有减免多少日本的友好支援金,他对日本的支持更多的是在技术层面上的,不过日本人对此事绝无怨言,在他们看来学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这场决定日本未来命运的战争在一八七二年的夏天爆发,西方各国基本上保持了中立,李富贵也遵守了当年向英国人许下的诺言没有直接去干涉,俄国人嘴上虽然说的厉害不过这里毕竟不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在战事刚开始的时候亚历山大二世把他的太平洋舰队调到了江户的海面上妄图吓唬一下幕府,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李富贵的态度相当坚决,富贵水师听闻这个消息后立刻出动与俄国舰队遥相对峙。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国的庞大舰队几乎被彻底摧毁,这十几年来虽然他们一直在努力重建海上力量,但是众所周知沙皇的口袋里总是比较缺钱,所以进展缓慢,而这支远离欧洲的舰队这些年来不但没有增添一艘舰船,已有的那些船只也缺乏保养,也只有亚历山大二世才认为他们还能吓住中国人,俄国舰队司令在权衡了一番之后只好掉头离开。在远东的各国使节都认为这个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要知道俄国舰队不但实力不济、状态也不好,而且在战场周围可以说都是中国人的势力范围,一旦开打他们根本就无法获得补给和修理,而中国人的舰船则可以随便靠岸得到帮助。可是亚历山大二世现在正是自信满满的时候,他可不能容忍自己的舰队在一群黄种人面前居然不战自退,他差一点就要派出波罗的海舰队到东方去教训一下那些冒犯他的人,亚历山大二世相信仅凭新下水的铁甲舰彼得大帝号就可以横扫中国所有的船只了。不过最终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俄国海军的力量还很弱小,同时欧洲也需要它们,因为日本就和中国开战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反复权衡之下他决定在中俄边境上更加积极一些,目前看起来中俄之间还有很多缓冲,现在一方面要尽快地把这些缓冲吃进肚子,另一方面也的确要准备应付中国的挑战了。日本的南北战争一开始双方都比较谨慎,手中的王牌都被隐藏了起来,德川这一边纠合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原始军队,这是旧时代的遗产,这些军队虽然装备简陋,不过在经过多年的洗脑之后战斗力比起以前倒是有了不少的进步,这支军队从大阪南下在姬路与倒幕军遥遥相对。胜海舟亲自坐镇,虽然内心急切的渴望日本早日统一,但是他在这里却表现的不慌不忙,面对倒幕军的数次挑衅他稳稳的守住自己的阵脚。这样一幅高深莫测的样子让长州来的木户孝允和伊藤博文感到深不可测,胜海舟这些年在日本干的不错,再配上他们特有的喜好夸张的性格现在已经被吹的天上有地下无,所以倒幕军中可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不敢出战的懦夫,加上声威赫赫的二八联队完全没有一点消息,这不能不让大家感到担心。实际上胜海舟之所以采取守势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现在他统率的这支军队缺乏攻击力,但是经过这些年的社会化变革幕府已经能够高效率的调动所有资源了,也就是说他们在应付这样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时组织和后勤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这就意味着如果比赛拖延对手一定会输的,因为倒幕联军是由多个大名联手组建的,虽然在军事上算是统一接受了长州武士的号令,现在作战正是他们发挥最大力量的时候,但是在其他方面倒幕联军就不存在统一的指挥了,他们甚至必须自己负责粮食的补充,如果拖下去的话很快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浮出水面。一直让木户孝允担心的二八联队并不在姬路这个战场上,在最初制定平叛计划的时候幕阁就意识到他们必须两线作战,这当然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如果处理得当又能将这种两线作战的劣势转换成内线作战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坂本龙马和小栗忠顺率领二八联队向北开进的原因,北方参与叛乱的诸侯一方面力量较弱而且立场也很不坚定,幕阁打算利用手中最强有力的武装先将他们彻底降服,这样既可以免去两线作战的危险又能大大的鼓舞自己这一方的士气。在得知北线爆发了激烈战斗之后木户孝允立刻明白了胜海舟的意图,同时他也知道这是击败幕府的机会,因为最让他担心的那支力量远在千里之外。于是猛烈的攻防战也在南方展开。面对幕府军坚强的防守倒幕联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们使用的武器要比幕府军强,倒幕军的武器大多是在南北战争后从美国购置的,而幕府军的火器主要是来自富贵军的淘汰装备,所以说幕府这一边大致落后了有十年,虽然都装备了一定比例的现代武器但是在姬路对峙的实际上并不是两支现代化军队,这个时候整个日本只有幕府的二八联队和长州由英国人帮助建立的铁帽队才算得上现代军队,前者正在日本的北端而后者人数还不到千人,很难形成什么战力,当年联军征讨日本的战争中长州损失太大,现在能够弄出这样一支军队已经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
在这样一场保持着古代风格的战争中武器领先的优势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幕府军占有人数上的优势,不过在指挥的将领上他们略逊一筹,胜海舟手下的将领比起群星闪耀的长州武士们确实差了一个档次,这使得倒幕军取得了大多数正面冲突的胜利,但是当他们耗尽了向前的动能之后距离战略目标仍然非常遥远,胜海舟成功地将南方的诸侯拖入到一场消耗战中来。虽然在南方胜海舟完成了他的战略部署,不过在北方板本龙马的进展却并不理想,北地好汉们的防守十分英勇,二八联队必须一座接一座的攻克那些城市,他同样也被拖在了这块战场上,短时间内无法南下支援胜海舟,这样在经过短暂而猛烈的战斗之后暂时的僵持出现在日本,在七二年剩下的时间里板本龙马终于平定了北方,而胜海舟则把倒幕军拖入了巨大的困境当中。李富贵在一八七二年开始把他的那一套接近完备的官僚体系向各地推广,实际上在试点的安庆地区这套新的选拔制度并没有展现出它应有的威力,毕竟只有一年的时间,还看不出什么效果,不过倒是积累了不少官员竞选的经验,算是一件不小的收获,李秀成现在在参谋部捞到了一份优差,怎么说都比做个富家翁要强。有趣的是这次李富贵推行新的选拔制度并不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进行的,就和试点选在安庆一样,推广的区域包括了受两江控制的所有地区,而两江本身为了保持统治的稳定它的改制将会在下一轮也就是五年后展开。在这场改制当中闹的最厉害的就是浙江,在王有龄退休之后新派的官员开始大肆排挤那些老古董,这次竞聘上岗无疑将是一场彻底肃清老式官员的战役,而且刚刚转换轨道的浙江还保留了满清官场上的一个特有现象,那就是仍然有很多候补的官员挤在这里,现在政府把缺拿出来竞聘对他们也算是一个机会,所以这里的争夺的确是非常的激烈,议会不得不把一些胡乱叫价的捣乱者从拍卖会上踢出去,有些人根本就不了解综合指标是如何计算的,他们也没有什么施政纲领,只是因为已经候补到眼睛发绿,一听说只要报个数字就能补缺,这些家伙就一窝蜂的涌了进来,因为这些人实际上已经可以算是无产者所以他们没有任何负担,到了拍卖现场看到有肥缺挂出来立刻把自己能想到的最大数字报了出去,甚至出现了把整个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带入计算都不够的情况。这次竞聘的是县一级的职位,所以对新任的巡抚吴台榭并无什么影响,他要到后年才会面临竞聘的压力,这个时候主持竞选是他的主要工作,他必须把那些参选人员的真实资料提交给议会,这样议会才能更快的分辨出谁是来参选的谁是来捣乱的。这一切如此的混乱实在是他没有想到的,尤其是那些被清出场的人往往非常的激动,甚至有人打算在议会外自杀,这让他实在是非常头疼,旧势力的最后一击的确很有威力。因为议会制已经在全国推开,所以理论上说任何一个知府愿意进行这样的改革都可以办到,结果陆陆续续的湖南、广东、福建、山东、河南都有州府通电接受新的体制,在很多人的眼里李富贵的称帝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所以这个时候抢先投靠必然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且在很多维新官员的眼里两江的政体非常对他们的胃口,这些少壮派自信心可不是一般的强,这种充满竞争的机制也的确在吸引着他们。这种绕开顶头上司直接向镇南王输诚的做法是李富贵一手导演起来的,他这次非常明确的表明了推广新体制的决心,然后一些本来就在他控制之下的外省州府高调跟进,还有几个好事的通电全国,很快就有些原本不是李富贵派系的人看出了门道,这样的做法当然会引起本省巡抚的不满,不过这个时候李富贵声势如此之盛谁都看得出来他的兴致很高,去惹他可不是一件聪明的事。各省督抚现在就看着李鸿章了,毕竟也只有他还能和李富贵叫叫板。李鸿章对双方的力量差距还是看的很清楚的,他很明白实际上这些年两广与两江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但是天下倒不是非常反对,但是韶州府的背叛让李鸿章觉得李富贵捞过界了,既然其他督抚对李富贵这样做都有些不满那么他代表这些人出来讲讲道理李富贵恐怕未必能怎么样。为了既能造出声势又不至于过度的刺激李富贵,李鸿章就这个问题写了一篇文章发在了羊城日报的头版,指责李富贵这样做是干涉其他省份的内务,是非常严重的霸权行为,希望镇南王赶快回到和平共处的轨道上来,末了李鸿章还特别强调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既然北京的皇帝都可以被随便的议论,那对镇南王提出一些意见自然也不应该大惊小怪。李富贵看着这篇社论笑的前仰后合“这个少荃还真是有创意,他有没有对韶州采取军事行动的迹象?”“没有,”韦昌辉很干脆的回答“到现在为止除了这份报纸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很好,虽说这次官缺拍卖已经很热闹了,不过如果李鸿章想玩论战的话我倒也愿意奉陪,他说的不错,言论自由嘛,要是能够不用武力威胁那自然是最好,中国的两大巨头在报纸上唇枪舌剑一番肯定会非常精彩,不过我这人写文章不是很在行。”李富贵用手指敲了敲太阳穴“兵家理论研究室好像有几个家伙在哲学上的造诣不错,想必能用深入浅出的道理把这些主权、法统讲明白,那样的话李鸿章这种八股体就不是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