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 脸红心跳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行将枯 > 第一章 惊蝉

第一章 惊蝉(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危恋 与笙(师生) 破晓(伪骨科 兄妹 产奶) 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凰文社会的NPC活动(百合futa) 重生后我被宿敌们包围了gl(np高h全神经病) 非虚构亲密(仿生人1v1) 重来又如何 (1V2 高H) 有瑕(父女,高H)

如果这个故事要让他下笔,他不知道应当从哪里开始说起。

1922年的南京,是一派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彼时国民政府成立不久,新街口上的房子已是钢筋水泥的造势,如同一个个沉睡的灰白巨婴等待被人唤醒。不久的将来,银行,商场等无数代表着一个摩登的时代的标志建筑物将如雨后春笋一般冒立出来。比金陵城里银行家们更急的是他们的孩子,一颗颗年轻的心脏等不及向旁人炫耀自己殷实的家业。他们穿着摩登的西装,出没在一个个小洋楼的宴席之中,桌上摆着江南最好的名品,再时不时邀请洋人的名流,用着洋人的红酒与他们优雅地交杯,然后莞尔一笑,愉快地交谈——这样的日子,岂不妙哉!

可这金陵城的百姓不敢上这来,西式推土机带着它的血盆大口碾过周遭的池塘和草垛,铲平每一块土地,老百姓看见洋人工程师和国民政府的工程师一起指挥着数百的工人,将从世界各地运送而来的花岗岩,土木搬来搬去。他们建的楼房,动辄几倍高于常楼,拔地而起,气势如虹,吓得小老百姓们连连叨道“天谴”,“报应”这般恶词。他们相信,住在这“危楼高百尺”里的人会更容易受到自然的报复。

就连寻常街市必不可少的小贩也很少挑着自己的扁担,冒险踏入这个金陵人说是“没有人气”的地方。

是夜,南京城内一栋小洋楼内一名婴儿呱呱坠地。

“少爷,是名男婴。”家里年仅13岁的仆人翠芽激动地从花鸟屏风中跑出来,向坐在外面的众人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孩子的父亲,也是这个家庭一家之主的沈氏当家沈汝忠早已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刷的一下从楠木古椅上站了起来。

“快给我看看!”手里接过来的婴孩,巴掌似的大小。男人极其小心地托着这新的生命,看着这双睁不开的眼睛,嘟嘟的嘴,这是他的儿子,这将是他生命中最贵重的东西。

“沈儿,快给我看看。”见自己的儿子移不开眼睛,一旁的沈家老爷也又是激动又是好奇地催促着。

“爸,你快看看,像不像。”

新生儿的脸英气未开,明明长成怎样都看不出来,但老爷子还是捧着这颗掌上明珠,老泪纵横道:“像,真像啊。”

翠芽撤下了屏风,另一旁是床上大汗淋漓的沈家夫人和同样方寸未定的洋人医生杰克。翠芽给夫人打上了热水,半个时辰前还悬在一家人心头的大石头终于尘埃落定,大家脸上都展现出了快乐的笑容。这是这个年代里一家子少有的快乐了。

“爸,您给取个名字吧。”

沈老爷子看看儿子,看看媳妇,“你们取名字就好了,掺和我这老爷子干嘛!”

“爸,我和思燕都辗转反侧几晚上了,还是觉着您取着合适。”沈少爷眼里闪着光,紧了紧自己夫人的手。而床上的夫人亦是看向了自己的丈夫,这位年轻貌美的民国女子方才为了爱情完成了自己的头一次使命。她疲惫的眼睛转向了孩子,露出了母亲特有的慈爱。

老爷子看着这个孩子,白玉一样的柔嫩皮肤仿佛吹弹可破,他正享受着羊水外这个陌生世界的空气,它们一点点进入他的肺部,以后带着氧气的血液经由心脏泵出,将会在他身体的每一寸攻城略地。一切的一切,都宣告着上一阶段的生命历程已经结束,而他注定坎坷的人生也将从这里开始。

“就叫沈清吧。字我也想好了,嘉木,沈嘉木。”

“爸!你怎么连字都想好了?那可是二十而冠的事啊!”当家的气笑道,取冠字可是他作为父亲分内之事啊!

老爷子看着自己满是皱纹与刀疤的老手,为自己的冒失低下了头,喃喃道:“这世代,谁知道呢……”

沈家一家是靠卖茶发家的,所以沈老爷子才取了“嘉木”一字,寓意这孩子将来不会忘本。嘉木,出自陆羽《茶经》,所谓茶者,南方之嘉木一意。祖上避难来了金陵这个大都市,哪晓得金陵更乱。

清咸丰三年年初,洪秀全率领着自己的太平天国大军浩浩荡荡地逼近南京。伴随清朝廷官员的节节败退,最终两江总督守城而死。三月二十日,南京城被攻破。洋洋自得的洪秀全咸鱼翻身,不久给自己建都定名天京。

长毛军进了南京城,见着满人就杀,杀红了眼再杀几个百姓。南京城内百姓无不闻风丧胆,望风而逃。是以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太平军来了以后,一个个圈地为王,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是一个修的比一个气派。那百姓的民宅哪能跟天王的府邸相比,毛子拆起屋子来就跟拔草似的,连明代始建的大报恩寺和琉璃塔也难逃魔爪。那时候金陵城,多的是流落街头的可怜百姓。

难以想象,沈家百年历史的茶楼居然一再地劫后逃生。

沈家茶楼旧址坐落城南,离着现在的老门东也近。当时南京城的繁华之地就是家门口的城南大街,各路江南美食,挑着担卖新鲜果子的,卖自家特色小吃的,可以想象往后一百年南京老字号的雏形在这时就已经出现了。

民国成立以后,眼光毒辣的沈老爷子看准了国外市场。再加上着方圆千里的金陵城,沈家老字号的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做起生意来也是顺风顺水,老爷子攀上了新生政府的缘分。茶庄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老爷子还攒足了家底送了自己的大儿子留洋读书嘞。

沈家的小洋楼是作为儿子的婚房买的,城南大街的茶庄也就自然地交给了伙计打理。老爷子一辈子精于茶道,大儿子已经有了西方留学归来的经历,与国民党的政要也姑且算相好。只是老爷子一看就知道不是做生意的料。小长子两岁的次子,曾经是老爷子的希望,但次子说自己将来定要参军报国,气的老爷子半死,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沈家的小子,淘气起来像他叔。

他出生的几年,中国大地从来就没有太平过,但是这似乎并不妨碍他说得上是天真烂漫的童年,至少前十几年是如此。

这几年的南京欣欣向荣。1936年,新街口的中央商场建成,盛况空前。中央商场内簇拥的人群使建成后的新街口迅速取代了城南大街,成了南京城的新秀。毫不犹豫地说,这是民国最现代化的市口。1932年落成的福昌饭店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ots手摇式电梯,此时的南京市民,那些老南京们可已经不再像,这曾经是他相信的荣耀。

“南京城的富人们能逃得都逃了,国民政府的物资也在加紧转移。我……”,沈汝铭看向大哥,眼神疲惫:“奉劝你们快走。”

“走哪去?”沈大哥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沓的报纸,报纸上的头条无不是鲜明的大字,“北上?南下?还是跟着你们国民政府西进?这中国,这华夏,哪里不是日本人你告诉我!”

“你不是留过洋吗!”沈汝铭如一头被惹急的睡狮,“去美利坚啊!去不列颠,去法兰西啊!”

“贤弟,你有所不知。”沈家当家的声音软了下来,“你以为千百里远的外国就好吗?国家不能兴旺富强,中华民族不能得到振兴,到了国外,我也是良心不安的。再说,你以为老爷子会走吗?老爷子在这南京城奋斗了一辈子,早就扎下了根,哪是你说赶就赶得走的。”

“你们……”沈汝铭肚子里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他哪里会不知道南京城的好。只是淞沪会战失败之后,他已经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了。“车里有枪,家里备好。日本人进来了,二话不说直接一个钢蹦送他上天。哥,你不要下不去手。”

“日本人很残忍。他们抓了我们的俘虏和东三省的百姓去试毒。”

沈汝铭从车里拿来了美国的军枪,还有两把左轮手枪。

“上海已经彻底沦陷,这是中国最大的损失。有超过10万的日军正在上海到南京这段铁路与水路之间,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沈汝铭悲痛又低落地说,“你们凶多吉少。”

“大不了,就是命一条。只是委屈了你嫂子。”沈汝忠显得很豁然,前一句态度坚定,后一句语调温柔中带着惭愧。他已经接受了不会逃走现实。事实上,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日本人无恶不作,只有魔鬼能解释他们的行为。沈家早年也和日本人有过生意上的往来,他对自己的生意伙伴印象不错,留洋期间还偶有书信。对方显然也是爱茶之人,沈家人当时还觉得对方谦逊有礼呢!他在欧洲的学院里也接触了一些日本人,有些日本人对他避而远之,有些日本人注重礼节,与他用蹩脚的英语交谈。当时他们因为互不懂对方的英语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好了,现在我已经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沈汝铭的心里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无论政府怎么想,我会留下来死守这座城的。”他军人的手轻抚自己帽上的徽章,徽章的背后,是国家,是民族,也是家人。他想到了死去的战友,想到了自己年少时在黄埔军校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他们都是从一个地方走上的战场,他们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军人。

沈汝铭打开了收音机,放出了他最喜欢的《三民主义歌》:

三民主义,吾党所忠;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夜色渐渐褪去,新一天的太阳又从城市的东边照亮了紫金山。

11月27日,南京城召开了一次激动人心的记者代表会。

国民党将军唐生智在代表会上,当着镜头说出自己誓死抗敌的报国雄心。沈家当家的出席了这次的记者代表会,并且在代表会结束时欣慰地鼓了鼓掌。

只有国民政府的内线知道这可能只是一桩笑话。国民政府的另一套方案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战略物资被转移至汉口,长沙,重庆。未来的十天内。的确有着五万穿着军装的中国军人来到了南京这座城市取代了四散而逃的政府官员,南京城内也的确进行了一些可笑的战略布置。但是,百姓们不会想到,真正的作战将是有多么荒唐。日军用了比上海更短的时间拿下了这座城市。

1937年12月10日,沈清没有像原来一样出去。这两天南京城除了那些逃命的人,已经没有人再敢出去,街上遍布军人修的战壕与防空洞。沈家开始怀疑这些军人的能力,因为他们听说军人与百姓的冲突不断,为了修战线,军人们还不惜大量烧毁民宅。

12月12日,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与滑稽之中。起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唐生智收到了蒋中正撤退的命令,蒋中正告诉他硬碰硬不是理智的选择,撤退保有实力才是。凌晨三点,唐生智召开紧急会议,前线失守和撤退命令使他焦头烂额。他坚信撤退将会是一场惨不忍睹的灾难。

这一天,比南京城历史上任何一天南京城更加混乱。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钢铁大炮,坦克飞机带着摧枯拉朽的力量向南京城进发。南京城门的硝烟有目共睹。

爸爸把沈清带到家里二楼的房间。

房间门口站着沈清的母亲思燕。思燕知道自己的丈夫想做什么,主意是自己出的。她深情哀伤而凄切,目光一直没有移开沈清。这个带给她无上快乐的小家伙。

时光真快。

有如白驹过隙,当年那个巴掌大小的婴儿变成了现在她眼中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再过不多久就是可以成婚的年纪了。他会书法,会品茶,会吟诗,也会下棋,还能说洋文,也能打珠算。同时也调皮淘气,说起南京街头巷尾的小吃,连思燕都佩服他。有这么个优秀的孩子,做母亲的还有何求呢?

沈清心中涌起了异样的感觉。他看见妈妈看他的目光如水般温柔,温柔地就像……离别。

爸爸则死死地按住他的肩膀,眼神锐利,警告他:“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下来。”

沈清的瞳孔不自觉地放大,他甚至都不用思考:“爸爸!?”

厨子扛着梯子进了房间。

为什么?为什么?“爸爸!爸爸!“他声嘶力竭地喊着。

他家的厨子力大无比,一把把他扛上起来。沈清看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穿着自己喜欢的衬衣配上了西式的驼色马甲,头发像过去无数的日夜一样细心打理过;妈妈在一旁,穿着宽大的孕妇裙,子宫里是沈清期待已久的生命。“妈妈!”沈清转而喊。

厨子已经开始爬梯子,一步,两步,三步……眼看着阁楼的暗门被打开了。“放我下来!”眼泪和鼻涕胡乱的搅和在了一起,但沈清没有放弃。

“爸爸——妈妈——!”沈清每一次喊,都用尽了自己肺里的空气,这傻小子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嗓子了。

“你不要哭,要当个男子汉。”

“无论爸爸妈妈对你做出怎样的事,都是为了你好。”

爸爸妈妈昔日的话语涌进了他的脑海。他羡慕爸爸有坚实的大手,他眷恋妈妈温暖的怀抱。他想回到曾经的日子,爸爸妈妈会牵着他去新街口的戏院,他对里面气派的装潢布置感到又新奇又震惊;他们一起去福昌饭店喝别人的喜酒,新娘子洁白的婚纱如一朵出水的芙蓉。爸爸的小轿车带着他走过了南京城无数大大小小的街口;妈妈的手牵着他走过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学院;老爷子带着他沿秦淮河而上去徽州挑拣新出的茶叶。美好的回忆有如此之多,如滔滔长江一般在他的脑海奔腾不息。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爱你们!”

沈清从来没有说过爱。他十五岁了,每天都忙着玩,忙着上私塾,吃着妈妈的饭,用着爸爸给的铜钱,老师教导他:亲情是最宝贵的。

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爱。

妈妈思燕的眼泪流了出来。这位民国母亲感到自己已经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使命——他的孩子懂得爱了!她可以放心的走了。

父亲拍了拍她的肩膀,摇了摇头。却也是一道泪水滑下脸颊。

但他优雅地从上衣口袋中拿出一块丝巾给妻子擦了擦眼泪。

两人从房间内走出去了。

“我……”母亲思燕想要说什么。她思绪万千,不知如何开口。

“我知道。”

丈夫结实的臂膀怀抱了她。这是他一生当中最后的幸福场面。两人之间早已形成的夫妻默契取代了一切言语,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境是一样的。

过了很久,厨子也从房间里出来了:“照您的意思,给锁上了。”

仅仅只能容纳一人的阁楼里,放着母亲为他准备好的点心和水果,父亲送给他的一把左轮手枪,枪身上写着他的名字alv。父亲告诫他“时刻学会保护自己”,枪里有五发子弹。阁楼没有从外面锁死,这是为了方便他不到万不得已的逃跑。沈清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眼泪止不住,但是已经不能发出声音。方才数秒他已经喊哑了自己的嗓子。

他从来没有哭的这样惨烈过,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向他袭来,他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一口枯井,无论他怎么哭,怎么闹,都只会离地上的人越来越远,井里的天空也只会变得越来越暗。他挤着窗户,这间阁楼他从来没有来过,看样子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窗户蒙上了灰色的布,拉开布,他看见外面的世界。

他看见了城门的雪和城门的烟。

世界的彼端,阿尔贝·加缪出版了自己的随笔集《反与正》l’el’endroit。

“睁开眼睛正视光犹如正视死亡,这才是大勇。”

他写道。

日本人来了。

坦克,大炮隆隆的开进了南京城。日本人开进南京城时,穷人们举着日本国旗向他们跑来,他们并不愚蠢。人们一方面为了饶命,一方面期待着日本人能够给与和平。但是迎接他们的只是机关枪的扫射。日本人占领了国民政府的大楼,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所有珍贵的文件都已经打包带走,一同带走的还有中华文化所有的艺术瑰宝。愤怒的日本兵开始把枪口对准无辜的百姓。他们挨家挨户的搜人杀人,看见妇女就奸银,看见孩子就刺死,而两手空空的中国人一般很少反抗。

日本人开始逼近种满法国梧桐的小洋楼。沈汝忠没有在家门口挂出日本旗,相反,他听从了好友约翰的建议,在家门口挂了纳粹党的卐字钩十字。他告诉他说,日本人会知道或许他和德国有关系从而手下留情。

沈当家的几天前去拜访了这位好友。约翰是少有的数名没有撤离的洋人。约翰告诉他,他申请建立国际安全区的诉求没有通过,但是他执意于此,因为他说:“事态的严重性已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当时,约翰拉贝建立的国际安全区内早已被无家可归的难民挤的水泄不通。难民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睡觉的地方,由于人员超过了将近预计的一倍不止,安全区散发着一股刺鼻难闻的味道。

现在,这栋温馨的小洋楼从未让沈家一家人感到如此恐怖,如此不安,沈家夫人左手摸着自己的肚子,子宫里孕育着一个吸着母亲血液的新生命,似乎连它也变得不安来起来。

一家人能听见日本人的坦克擦过法国梧桐的声音,这些可怜的树也悲鸣,若是它们冻硬了的枝干能够刺死这些恶魔该多好!一橦橦价值不菲的小洋楼令这些日本兵们感到自己进入了支那一片神圣的土地。三艘开路的坦克后面,跟着一辆黑色普利茅斯。

坦克里的日本兵已经情不自禁地开始手舞足蹈,他们占领了这里,带着膨胀的自大和愚蠢的骄傲,他们认为,从此大中华用之不竭的物资将源源不断地运回日本国。而在这之前,首先就要清除掉那些只会逃跑没有骨气的中国人。

普利茅斯内部极其安静。开车的是一位穿着正式西装,带着金丝眼镜的日式管家。车里除了6缸发动机的声音以外就只有书翻页的声音。一位年轻的少将坐在车里,并不理会喧闹的众人,他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十分诙谐有趣,因此这位不苟言笑的年轻中将唇角不自觉地带上了一抹蔑笑。

并不是刻意批评这个恶趣味的嘲笑,就实际而言,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微笑,如果不能深入了解这个书的内容,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方才还兴致勃勃的少将此刻又对这本书兴趣大减,他把书放在车后座的书袋里,并确认没有压坏任何一处夹角。

这本简单的白皮线装本的书名《鲁迅作品集》。

1912年,山田中正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横滨市的港口就是佩利将军登上日本本州岛的地方。

19世纪中后期,一本名叫《海国图志》的书从中国南部飘洋过海。这本立在唤醒中国的书没能唤醒他的祖国,反而在日本国内引发轰动。日文译版达到二十种之多,原版再印十五次。这是佩里来到这个东亚岛国之后又一轰动这个国家根基的社会事件。

1912年的日本,靠着清政府的巨额赔偿,也靠着太平洋彼岸的先进技术,已经在工业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

没有人知道根植于儒家文化的武士道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军国主义的。这或许是幕僚的阴谋,或许是近现代日本的野心造成的必然结果。

山田中正出生在日本的武士士家,在横滨市,他家算个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山田一郎,是日本军方的军事参谋,几乎是无可救药地认同明治天皇的工业化的决意。事实上,山田一郎毫不忌讳地对所有人说:“明治天皇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天皇。”另一边,在日本的私塾里,山田中正受到了人生最早的军国主义教育。与此前的日本不同,私塾不再教授唐朝时期旧中国一套文化,而以军国主义取而代之。学校告诉他们,大和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大和民族就是为了世界秩序而生的。

当时,日本社会上下充斥着浓厚的军国主义气息。在军国主义的小学里,老师教导年龄只有7,8岁的小朋友如何杀害小动物,日常的学习科目也包括军事演习等。当年仅9岁的山田在横滨市小学上学时,他没有料到的一件事触发了他年幼的内心。

那节课的内容是让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解剖一只兔子。山田和他的同伴三人一组分到了一只毛色黑白相间的红眼兔。而讲台上的老师正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着兔子的身体构造。当老师告诉他们以多轻地力度切开兔子的表皮时,所有人都犹豫了。之后好几个男孩哭了出来。老师走过去,语气温柔地告诉他们:“勇敢的武士,你们只要把兔子想象成我们帝国的敌人。”

9岁的山田恍惚了。他拿起刀口锋利的手术刀,对准了那只兔子,而他的两个同伴在一旁瑟瑟发抖。

直到他决心上前一刀捅破兔子的动脉,兔子仍旧以那鲜红无辜的眼睛看着他,对视他,审判他。

兔子的眼睛里好像流出了血,而他的眼睛里也映着鲜红的血色。

兔子在挣扎,四肢蹄子胡乱蹦着,但山田掐住了兔子颈部。那里柔软的皮毛异常的舒服,山田能感受到温热的血液,他突然同情起了这只在他手里的兔子,也许和它在一个笼子里兔子比它幸运。可也许在很久以前,它也是一只侥幸逃生的幸运的兔子。

可见笼子里并没有永远的幸运。

那就让它们得到解放吧。

山田中正的手指发力,兔子更加猛烈地蹬着腿,他指挥两个伙伴前来帮助他。而老师则在不远处继续“安慰”着那个哭闹的学生。

当所有的反抗以一种暴力结束,暴力便产生了群众效应。山田组的兔子死了,别的小组的兔子也一只只地成了活祭。

“将它想象成帝国的敌人。”

当年幼的山田这么想时,兔子原本天真的眼睛便也变得凶恶了起来。

“为什么他们要去残害可爱的兔子呢?”

鲜红的血倒映在视网膜上,从视神经以闪电的速度到达大脑,最终变成了山田的梦魇。

他三天三夜睡不好觉,那只恐怖的兔子缠绕着他。

升上高中时,山田中正突然对这一切都疲惫了。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和政府高层策划了对邻国的入侵,这令他感到很失望。或许从这时候开始,他对这个虚伪的日本社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他的精神似乎被什么恐怖的东西侵蚀殆尽。山田中正向父亲提出留学的意愿,父亲为他不能为大日本帝国奉献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感到无比惋惜。但山田中正许诺自己学成归来以后,一定会报效天皇,鞠躬尽瘁。由此获得了父亲的赞赏和支持。

1932年夏,他记得那一天,天很蓝。东京湾沿岸的港口处处是日本的尖牙利炮,不远的地方,工厂昼夜不停的炼钢造铁,以满足日本军方野蛮的要求。鳞次栉比的帝国国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这样的日本,真的在变好吗?原先寂静的日本变成了一座座不夜城的集合体,人们相信美好的未来,遵从天皇的旨意,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喊出“大日本帝国主义万岁”时,山田中正感到了不真实。好像有什么失去了。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街上的小孩子舞弄着枪支、为什么报纸上死亡变成无上的荣耀大肆渲染、为什么朝鲜半岛的皇室到了日本。他的眼睛似乎总能看见两种不同的景色:一只眼睛看见女人优雅地插着花,拨弄三味线,另一只眼睛看见女人在政府高层的榻榻米上脱下自己的和服;一只眼睛看见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坐姿笔直地练习书道,另一只眼睛看见父亲为报纸上日本侵略别国的消息亢奋不已。这是他自己「変になった」变得奇怪,还是「この社会は変になった」社会变得奇怪,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沿着日本军舰走上数公里,他搭上了前往美利坚的航船。他将在美利坚学习先进的医学技术,他的父亲相信,这满足了天皇的意志。

经过数个月的颠簸,他终于踏上了这块向往已久的土地。然而他刚刚踏上美洲大陆时,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上个世纪最严重的资产危机,银行关门,股价暴跌。在大萧条中一贫如洗的穷人们走上了街头,他所来到的似乎不是那个想像中纸醉金迷的美国社会,日本帝国主义的潜在敌人之一。他看见了太平洋另一岸强大帝国的薄弱之处。街上甚至出现了饿死的美国人。

即便如此,他沉默内敛的性格也还是在美国上流社会的世家子弟中受到了歧视。受军国主义的影响,当时美国少有日本留学生。为了避免给家里增添负担,同时为了更加深入地去了解真正的美国社会,他在美国找了家日本餐厅打工。也许是餐厅不拘一格的汉字吸引了20世纪敏感着各种代表国籍的名字的饕餮食客,尽管是在大萧条时期,这家店的生意也是出乎意料的好。

除了偶尔有穷人的抢劫罢了。

老板是少见的热情洋溢的日本大叔高和平次郎,得知他来美利坚求学之后,高和先生坚持要帮助他,并教他使用日本制的花刀切生鱼片。高和先生做的寿司用了当地最好的三文鱼,他也做出了美国人喜爱的鳟鱼寿司。在初到美国最艰难的几个月里,山田在这里一点点适应美国社会。这里的日本人没有国内的激进,面对日本同胞,他们热情而友好,很显然,他们已经融入了美国社会。

1936年的尾声他收到父亲的信函回国,赶上了1937年的新年。日本人非常重视元月一日的寺庙拜访。父亲要他快马加鞭赶回日本国内。尽管对这个陌生的国度恋恋不舍,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他也只能回国。高和先生劝他留下,高和的话并不是没有依据。1932年,美国选举了新总统富兰克林,此时的美国逐渐建立起了联邦福利制度,社会的机能已经明显开始好转了。

但是美国不是他一生可以永驻的地方。他清晰的认识到了这点。

高和先生和他的妻子将他送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港口。山田中正的行李不比来时多,他的书本都被他典当出去以换取回国的路费。临走时,高和先生给了他最后的拥抱。

いってらっしゃい。一路顺风。

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岸蔚蓝,看着冲刷岸边岩石的海水与浪花,这个苦涩的青年心中是有点羡慕的。在美国山田中正确实学到了自己想学的东西,但他心里清楚,自己还是那个在东京湾迷茫的少年。军国主义与天皇,如今想起已经是陌生的名词了。在美国,他收到了日本的一些消息,山田中正希望日本朝着好的方向改变,即使这份希望将会很快破灭。

12月,亦是东京都的雪季,日本的粉雪时常下的很大,能没过行人的脚踝。同时代的一名新锐作家敏锐的抓住了日本粉雪的细腻,伴随着日本文学最高的致意,他写下了一则优美的故事。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在雪国里邂逅了清纯美丽的日本艺妓少女,与之缠绵不清的故事。看过这样的文字,于一片纷纷扬扬的大学之中,漫步于东京繁华的歌舞伎町,男人们的眼睛便都留恋上那些穿着华丽和服,唇红齿白,腼腆青涩的少女了。

青年的山田中正回到日本国内。父亲为他在横滨最好的饭店开欢迎宴,同样也请了东京都有名的艺妓为宴席助乐。山田中正并无喝酒的兴致,父亲却是与他的政客们一杯接着一杯。父亲胖了,微微显出臃肿之态,头发也白了几缕。山田中正却因为不适应船上的颠簸和饭餐瘦了不少。

父亲对他取得的学位证书感到非常满意,尽管醉酒后的父亲红到了脖子根,这一张白纸黑字还是给他看了五六遍。

“好啊!真好啊!我的儿子就是帝国的未来啊!来人!”

下人送上了一套军装,军装上放着一把祖传的武士刀。山田中正已经知道那是什么了。他兑现诺言的时候到了。

“山田中正君!”

父亲少有地喊了他的名字。

“在。”

醉了酒的父亲顿时面容严肃。

父亲授予他军衔。准少将。不容他半点反驳,父亲亲自递给他军装,军装是特制的,一间普通的军装上密密麻麻地纹入了家章。山田中正拿起那把武士刀,刀柄上鎏金,刀刃纹家章,曾经轰动了江户时代的名刃秋月。

他很快被编入侵华部队,而这只部队,正是当时从上海踏向南京的那一支。

正月末。东京都。浅草寺。

从浅草车站出来便是东京都最古老的浅草寺。这一天的东京也仍然下着小雪,雪落在了房檐上,年轻的母亲在马路上催促着年仅几岁的孩子,孩子痴痴地望着雪,不知所思。

天阴沉沉的。正月底来浅草寺参拜的人依旧很多,只是这天异常寒冷,人们更愿意开着车去不远的箱根,富士山的脚下找一家温泉旅馆。在间或的鸟鸣中,假山的环绕中,以及氤氲着浓浓白雾的蒸腾中悠悠地享受地热带来的馈赠。

浅草车站下,穿着黑色羽织的男子撑开了一把纸伞,在这个阴沉的雪季,一枝绽放着粉粉嫩嫩的樱花旋旋而开。

伞的基色为黑色,搭配着男子身上黑色织绵羽织。男子修长的五指在寒冷的空气里将伞撑的笔直,款款而来,好似行走的艺术摄影。少有人穿着如此肃穆的羽织前来参拜,路人们以为他参加过葬礼而静静为他默哀。

山田中正3月就将乘军舰而去。临行前生死未卜,他特此前来着名的浅草寺求签参拜。

车站不远处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知的雷门。

早先的雷门在1865年浅草区的大火中焚毁,事实上,当山田中正前去参拜时,他所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两个石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今天去日本旅游在浅草所见的着名商店街仲见世一定还在。而且可能比今天看到的更长。走过仲见世商业街,便是当时的仁王门我们今天看到的为重建版本。

山田参拜浅草寺时,寺内的建筑仍然延续自江户时代的风格,为木质结构。今天的本堂,雷门,宝藏门以及当时日本国内的国宝五重塔均在昭和20年1945年太平洋战争的战火中焚毁,灾后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结构重建。

早在之前的江户时代,浅草寺就因为德川幕府的参拜而在日本大有人气,每年前来求签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雪中的仁王门显得无比端庄肃穆,山田中正远远地便看见了。穿过这道门,到本堂可就近了。而他正走过的这条道路就是赫赫有名的仲见世。

街上随处可见穿着和服姿态艳丽的女子和配着武士刀,在一旁保护她们的中年男子。他们彼此在伞下交谈甚欢。女人带着日本文化中特有的娇嗔,其柔美的姿态,纤细的颈脖,白嫩的皮肤,红颜的双唇,媚惑的双眼,无一不是令男子沦陷的理由。

山田中正径直穿过仲见世,沿街叫卖着当时享誉东京的知名小吃,油炸的鲜香和精妙的日式玩偶并没有吸引他的目光。他的眼睛一直眺过周围的人群,看着浅草寺的二重门的方向。

相传浅草寺是百姓为了供奉一个长有55厘米的金菩萨所建,由此浅草寺在日语中还有一个别名浅草观音。日本国内很早就对浅草寺的求签产生了异样的情愫。在正月里,如果能在浅草寺抽到大吉的签便会给人们的一年带来真正的好运。

山田中正对这些将信将疑。这是自他出生以来,倒是没有撕下来,肩章被缝在上面,只是小家伙不知怎么的对它有怨气。

沈清如愿吃到了寿司,他目光好奇的看着盒子中只有巴掌大的小方块,咽了咽口水,拿起了一柄小叉子:“亚麻大叔叔,你先吃吧。”似乎对自己刚才的行为作出道歉,又似乎妈妈昔日的叮嘱像泡泡一样冒上了水面,沈清想着不能自己先吃。

“不用了。是专门带给你的。”

尽管山田早知道沈清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却没有想到这个中国的孩子这么乖巧。当然山田小时侯生活的环境,有着比沈清更加压抑的家庭氛围。山田和自己的父亲几乎不会说话,只有出成绩时,父亲才会问他考了多少,算作是对他的考核。

“是吗!”两只眼睛忽地一闪,“那我不客气了!”

这孩子显然比山田儿时幸福快乐的多。

“哇!好吃!”沈清狼吞虎咽地吃了三个,刚刚那个踌躇犹豫的沈清突然变成了一个如狼似虎的沈清,似乎他已经把脑子里的一套教养抛之脑后了。看得出来沈清很享受海苔搭配米饭的风味,内里的酱料他也觉得恰到好处,咸中带甜,别有滋味。

孩子的笑容,就像一片羽毛一样轻轻掠过山田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像是黑夜中闪烁的灯塔,天空中悬挂的明月,一股暖流充盈了山田中正的心房与心室。

然而一个细瘦的身影就在隔壁房门看着,眼睛中带上了几分狠毒,但是又很快褪去了,她看不懂这样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一出闹剧究竟是为了什么,她从小到大,没有被任何一个正常的日本人正常地对待过,这个在农村长大地漂亮女孩早早的嫁作人妇,早些年有一个小宝宝。但是自从目睹了日军的残忍行径之后,她已经不敢相信任何组织外的善良了。所以对这种她无法做出解释的行为,她把它们归结为主义的腐朽。

当夜,山田中正没有离开。他和小家伙聊了过往在美国的生活,刻意地避开了“日本”这个敏感词汇。一个个故事听得沈清心潮澎湃,他不停追问着关于美国社会的种种。

“美国人真的会把汉堡当自己的早餐吗?”尽管在英语中粗略的对“haburr”一词略有印象,但是在当时中国没人领略过汉堡包的风采。

“面包里面剖开,夹一点点碎牛肉和蔬菜,酱料就行了。”

“哇!”尽管吃下了5个寿司,沈清还是不由自主想象着异国情调的美食风采。

“故事明天还能继续吗?”

山田中正帮他把腿抬进被窝里,“这里疼吗?”山田中正试着弯了弯脚踝。

“疼疼疼。”果然是牵一发动全身。

“好吧,康复训练明天要继续做。”

“为什么那个医生不会说英语啊!每次我和他说话都累死啦。他说的英语好奇怪,都听不懂。”

“好了,睡吧。”山田中正看着被窝里露出的小脑袋,又看了看自己的手。儿时当他出色的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作业时,睡前他的父亲都会象征性摸摸他的小脑瓜子。沈清的头发看起来很柔顺,想必摸起来会很舒服,但是仿佛那个死去的男人的残影还在这里。

那个残影挥之不去,不仅困扰着山田,也困扰着沈清。

“我会乖乖的……我会乖乖的……”

“妈妈不要走……爸爸不要走……”

“妈妈!……爸爸!”

沈清对自己父母最后的印象模糊的像上个世纪磨损的胶片。白天里他脑中的那台放映机不会出现,到了晚上,它就魔鬼般的缠绕着他。

这次山田中正听清了,尽管都是中文,但是血缘深处对亲情的呼唤不需要语言也能明白。而他,他有一双能够救人的手,但是他不能推翻时间,不能改变任何一样东西,他也不想告诉他眼中的小家伙——

何为血淋淋的答案。

但是——

有一天沈清自己一定会发现它。

16日,就华中军区总司令到来还有不到一天时间,日军加紧开会,筹备阅兵式的准备工作,还有令人难以启齿的道路清扫工作。为了象征性的掩埋一下自己的劣迹,迎接随时会到来的记者和上级,日军仔细打扫了南京城区主要街道,包括大范围的掩埋尸体和处理血迹,动用了数吨清新剂,确保“在道路上不会有明显的血腥味。”

山田中正已经不再咄咄逼人了,在座的日军觉得好像有新的问题困扰着他。

窗外正值隆冬,睡前,山田依旧给沈清掖了掖被子。沈清醒来有两天了,这天他也表现得很乖巧。但山田很快就不会这么想了。

日军在17日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其目的旨在欢迎日本华中军方总司令松井先生的到来。南京城中山门的城门处,站着十几万日本各级士兵,最前排是9位身着正装的中将和1位大佐。山田中正也在内,他今天的计划很“瞎忙”:主要是出席随团出席阅兵仪式和参加晚间宴会。而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军官对这一个星期以来发生在南京城的屠杀都心照不宣。

没有人再敢在宴会上提自己今天杀了多少多少人,南京城内接近40%的日本士兵都聚集在这里。事实上,到现在还有人相信,南京城内部藏着足够策划一次暗杀行动的政府军。

沈清没有能力去策划暗杀松井先生的行动,但是这个八岁的少年也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举动。

当晚,山田中正没有如时回去。松井先生指挥官在宴会上就已经察觉到了南京城可能发生的惨案。宴会结束之后,他随即就召开了参谋会议,而他让山田中正留下参与会议。说起松井先生,山田中正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中国通。家夫与松井先生是管鲍之交,父亲暗中扶持了松井在军中的很多决策。就在松井先生把所有非军事军队撤离南京之后,松井先生私下找到了山田中正会谈。

“山田君,南京的事情你必须告诉我真相。”

松井先生焦虑地告诉他。事实上,日军当中只有松井先生是与中国接触最为密切的,松井先生不仅是孙先生推翻清朝的支持者,还曾经经人介绍见过蒋少校,并且为这位未来中国的总统在留日期间提供居所。但是蒋担任总统期间,与松井之间彼此的交谈不甚愉快。

从外表上看,你很难把眼前这位年迈憔悴,目光慈祥的老人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司令官联系在一起。松井的身体状态很不好,日军把几乎能用得上的尊敬都放到了天皇的脚下,对这个患着肺结核说话都困难的老人,日军连下士没有任何发自内心的尊敬。

山田中正早就有很多想说的话,真正面对松井先生时他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情况比您想象的糟糕得多。”

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保守估计日军已经杀害了不下10万人,其中只有不到一万人勉强算得上军人。”

这句话对松井犹如晴天霹雳。松井的身子一下便垮了,他扶着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山田中正知道,除非天皇陛下亲自下令,南京城的屠杀不会有任何改变。但是,有证据表明,裕仁天皇对日军占领南京城一事表示高兴。

山田也不知应当如何是好,但他冒然向松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将军,积极应对总比消极应对好,将军应当尽快重整军队作风,而不是面对过错不知所措。”

在日军的将领中,很少有人会就屠杀一事向松井提出自己的理性意见,这让松井感动万分:“看来当初缩短你接受‘洗礼’的时间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你知道这只混乱的军队里有多少人无知地嘲笑我吗?”松井老泪纵横,“我原本以为‘大亚细亚计划’会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计划之一,我是很支持中山先生的,哪晓得现在沦为他人笑柄。”

夜已经深了,松井久久坐在沙发上无法入睡,他时而抬头,时而沉思,时而哭诉,时而懊悔,没有人能解释松井这怪异的行为,但是在场的人都看出来了松井极其羞愧。

“西芽,亚麻大先生怎么还不回来啊?”时间回到六点,当太阳金灿灿的余晖透过窗户染红了屋子内的一切时,沈清才觉得奇怪。

当然让他感到奇怪的东西远非于此,他能感受到自己的记忆有在一点点的恢复,伴随着整夜整夜的噩梦,他已经隐隐感受到了父母的离去。

现在,就是捅破这一层窗户纸最好的时候。

“少爷。”嗓子一张口,连西芽自己都吓了一跳。她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话了,自从她被一个士兵拖进了慰安所,她就发誓自己要做个哑巴。沈清正端着盘子吃饭,他的晚饭基本上只是一些简单的粥食和点心水果,山田中正派人每天给他送新鲜,品相也好的水果。

“西芽,你不是哑巴?”沈清一直以为这个看起来目光柔软的女子是个哑巴,因为她从来都不开口说话。

“嘘——”

西芽心理很紧张,这些天她出去给沈清拿菜的时候一直都被人当作是一个日本女子来对待,来往的日军甚至对她有一份虚伪的敬爱。

“少爷,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父母怎样了?”

“啪。”沈清手里的瓷盘碎了。

就这样,这个无知的农村妇女推着轮椅带着沈清出逃了。由于松井先生的到来,日军在城内分拨了一大部分人做清扫工作,此刻也在运行着。西芽巧妙地绕过了日军对酒店的值班,从一处无人发现的储物间走了地下的防空洞。沈清被防空洞精密的构造惊呆了。只能说她们运气好,因为南京城内当时百分之九十的防空洞都被用来装那些尸体。

他们甚至搭上了顺风车,一个外国人恰巧这时在路上。

西芽又惊又怕,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壮举。而沈清则借着月光,看见了沿路处处被烧毁的房屋,它们在月色下就像人暴露出了可怕的骨架,四周的阴森气氛使他不寒而栗。

“这是……南京城?”

沈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车子在路上熄了火,但是已经到了沈清他家附近。就在一片漆黑中,沈清模模糊糊地判断出了哪一个是他家的房子。

他家已经一无所有了。像沿街的所有房子一样,月色下的小洋楼门前是一片焦黑的衰草,混杂着雪和尚未被清理干净的血迹。

“这个是……血?”

感觉到有什么东西黏在了自己的脚上,沈清再三确认了它确确实实是红色的。那些血迹在几场大雪中从来没有干过,它们一直等着沈清回到这里。

“妈妈……爸爸……”沈清的记忆在他巨大的疼痛中逐渐恢复了。

过了好一会儿,沈清才颤颤巍巍地抬起头来,脑中分散断裂的记忆像拼图一样回归原处。

“西芽。”

他唤了一声,抓住轮椅的手不住颤抖,“亚麻大是……日本人……”

声音呼出来,热气很快消散,异常的冰冷。

“是啊!少爷。日本人不安好心的!”西芽在一旁哭到,“日本人杀了我全家老小……”

沈清突然不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他从头到脚都开始发麻又开始燃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尖峰王座 天统之理想 龙自逍遥 重生后成了席先生的小祖宗 思谋安天下 大话西游之重生至尊宝 吸血鬼爱人(白毛鬼×惠玲 衍生) 误推太子下水以后(1v1, sc) 枪与丝缎花[先婚后爱] 【出轨】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