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9章(1 / 2)
二来姑苏富庶之地,许多人家也确实有这个条件,让家里女眷都待在家里,年轻媳妇和未出嫁的姑娘,在家里织布裁衣纳鞋底,或者帮着母亲做家务带弟妹。
至于乡下姑娘,下地干活免不了,但她们也不允许单独来城里,因此整个姑苏城,能看到的年轻姑娘极少。
除非是那种家里实在困难,或者没有顶梁柱的,才只能让年轻媳妇或姑娘出面。
可这种往往会招来歧视,甚至一些不三不四的言语,脸皮厚泼辣一点的还好说,直接骂回去了,要是那脸皮薄的,当即就要羞得无地自容。
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只要是女人,总喜欢低着头,耸着肩,害怕别人注视。
可现在情况却改变了很多,自从纺织工坊一家家开办起来,且明确要求是女子,越是年轻的越好。
毕竟年轻的手嫩且灵活,教导使用织布机也更加容易上手。
出门的女子渐渐多了起来,每天上工下工,总要从家里走到工坊再走回来。
加上做工的时间一长,手里多多少少攒了一些余钱,即便大头要交给家里,总能给自己节留下一点买头花吃零食的钱。
于是在她们上下工的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摊贩,卖各种年轻姑娘们喜欢的东西。
等到她们已经习惯了买东西,不会再觉得不好意思时,也不仅仅只买自己想要的,顺便去远一点的地方,带回家里需要用的也是常事。
时间久了,她们已经能如常出入各个店铺,而外人看了也不觉新鲜了。
所谓钱是人的胆,能持续挣钱让人越发有底气,女工们不仅在外面抬起头来了,在家里的待遇也是直线上升。
或许一开始,工坊还只能招到那些实在贫穷的姑娘,可每个月几百上千文的工钱带回家,别说饭都吃不起的贫困女子了,就连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平民女子都忍不住心动。
而那些认识一些字的,越发了不得,可升任为管事,要是工坊效益好,再大一点,几两银子每月也是有的,她们的父兄都未必能赚这么多。
这是因为识字的姑娘本就不多,难得招到一个,自然要大力培养,给的工钱高些也是理所当然。
这就促使了一些年长识字的嬷嬷们在家里开办女学,教一些姑娘们识字。
等学会了常用字,以及算术,就能想办法去工坊里找更好的活计了。
苏叶路过一个普通院落,听到里面有女童的读书声,还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好奇之下询问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