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2)
老师摸了摸脑袋有些尴尬,他翻了翻 的内容,了然道:“你是说对0-3岁的孩子是否需要有求必应?”
齐阳点点头:“就实验结果来看,0-3岁间受到忽视的孩子似乎在长大后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那是否说明传统的养育方式更加适合婴幼儿。”
老师摸了摸书皮道:“的确是这样的,但你如果往后看几个章节,会发现那些没有被有求必应的孩子在早期的独立性更强。比如,他们在3岁以后会自己主动收拾玩具,把餐具摆放好,等等……当然,儿童心理学的很多研究方法并不完善,毕竟我们对还无法进行言语沟通的孩子没有有效的观察实验手段。”
“可成年后的追踪调查的确表明了这两件事有正向关联……”
“不对。”老师摇摇头,“我们只核对了0-3岁的养育方式和成年后的心理状态,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对这些人从3岁到18岁成年期间发生的事件无法一一排查。”
齐阳理解过来,这个实验的内容是不完整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变量太多,比如一个0-3岁用传统方式养育的孩子可能在青春期在学校受到霸凌,那么在此后的人生中,会得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也很高,并不是说养育方式代表了全部。他沉默地思考了一会儿,老师也没有催促,只是默默翻着这本自己早已看过的书,等学生自己领悟一阵。
片刻的安静后,齐阳觉得还是得把话题往哨兵和向导的精神世界带一带:“那如果,我是说如果,呃……如果说有哨兵在进行精神链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意识体退化成幼童了呢?”
这个话题显然也引起了老师的兴趣:“你……”
“我没有,我只是说如果,如果……”齐阳再次心虚。
这种案例显然在向导和哨兵的世界中并不常见,至少齐阳在齐月之前没有见过类似的情况。老师玩味地用书脊敲了敲桌子:“这种情况在战场上几乎不存在,但在非战场区域时有发生,这也是验证了这本书 节说法的最好证明。”
齐阳歪头:“为什么在战场反而没有?”在齐阳的印象中,不应该是上战场使用能力的哨兵积攒的精神污染较多,容易发生问题吗?
“那是因为有这种基础心理问题的哨兵精神状态太不稳定,很容易暴走。”他回忆了一下之前看到的书本内容,“你记不记得 里有个案例,是讲灵长类动物的一个实验的。”
齐阳点点头:“这只幼崽在成年后有明显的暴力倾向,融入不了族群,最后被驱逐出去……”
“是的,在进入军校后。一般15,6岁的哨兵已经可以进行精神链接了,会有经验丰富的向导对这些愣头青进行初次评估。有些孩子的精神体并不稳定,但青春期的孩子,这也是常态。不过也有一些,就像你说的,是婴孩的样子出现,这种孩子在日常训练中也展示出比较有侵略性的行为和暴力倾向,所以在一开始的筛选中就被筛走了。”他停顿了两秒,像是想到了些什么,“在战役的最初似乎有能力的哨兵都上了前线,人们那时候对他们的研究较少,不知道这种哨兵会有什么问题,但这也是我服役之前的事儿了,现在的话基本只有历史资料留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