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节(2 / 2)
刘聪愤怒,“然后出入皆有人盯视,一辈子蝇营狗苟,当个奴隶一样吗?”
刘乂道:“不会的,赵含章承诺过我,她视我等与汉人一般。”
“汉人说的话怎能相信?”
刘乂问道:“她不可信,兄长可以保证抢得下幽州吗?”
他道:“您独战赵含章时都节节败退,此时又有王浚在后,南北夹击之下,你怎会自信抢得下幽州,还保得住汉国?”
“你年纪小,从未上过战场,少在这儿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刘乂道:“我虽未曾上过战场,却会听叔伯们议政,此非我一家之言。”
他劝道:“自赵含章出世,她从未有过违背诺言之举,兄长为何不试一试呢?”
刘聪不愿听,直接把刘乂赶了出去,要不是他极力阻止,其实刘聪很想把卫玠砍了祭旗的。
刘乂也心灰意冷,知道再劝刘聪没用,他只能联络刘欢乐等大臣。
卫玠代替赵含章出面,在刘乂劝说后在一旁做出承诺,不少大臣都偏向了刘乂。
不是他们看不起刘聪,而是他们对现在的局势都不太有信心。
刘乂有一点说的很对,他们跟赵家军单打都打不过,又怎么可能在招惹了王浚后还能不败呢?
他们之所以能够抢下这十几座城,不是他们太厉害,而是因为赵家军一开始就没进攻,他们退入幽州时,正值幽州爆发大规模的农民叛乱,灾民四散,王浚自顾不暇,而赵家军不知为何没有继续逼近,而是就围在幽州的边界处,看着他们连下十几座城。
现在王浚已经集结大军对抗他们,只要赵家军挺进幽州,他们就被南北夹击,到时候怕是有灭族之祸呀。
所以现在有另一条路走,不少人都考虑起来。
听刘乂的意思,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归几十年前,刚迁入并州的时候。
但那也比直接被灭族,或者一路赶出塞外好吧?
于是大家悄咪咪的计划要换首领。
刘聪本来就不是刘渊属意的继承人,他弑君上位,本就不是正统。
算起来,不管是身份还是受宠程度,刘和之后都应该是刘乂当皇帝才对。
于是以刘欢乐为首的大臣们就凑在一起,想要换个皇帝。
只不过,他们一直没商量好,到底应该怎么做。
刘聪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行事越发急躁,他想将卫玠杀了,被刘欢乐等大臣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则劝住了。
刘聪就要把卫玠等人赶出去,刘欢乐等人便跟着努力了一把,劝说刘聪考虑一下投降,差点被刘聪拔刀杀了。
此后,再无人在刘聪面前提起此事,而卫玠也离开了潞县,只是在离开之前,他已经和刘欢乐等人商量好了投降事宜。
卫玠前脚离开,后脚王浚被俘的消息便传来,幽州已落入赵含章之手。
刘欢乐等人一听,本来还想再拖一段时间的,此时也忍不住了,当天就进宫和刘聪说,“臣等仔细思索过后,觉得陛下所虑正确,我们和晋国交战多年,与那赵含章早成死仇,此时投降就是束手就缚,所以不能降。”
刘聪一听,大赞,“正是此理。”
“北海王妖言惑众,留他在外不免影响民心与军心,不如将他暂时押在宫中,待我们全部攻下燕国后再放他出来。”
刘聪略一思索就应下了,于是让人去请刘乂进宫,怕他不来,还给找了个理由,就说是给单太后提前庆祝生辰的。
单太后
刘乂当即带上自己的随从进宫。
说是宫殿,其实不过是个名称罢了,其前身是当地一个有名士族家的园子,刘聪打进潞县后就把这园子占了。
刘聪把几个兄弟都杀了,当然,包括他们的妻儿子孙,所以现在住在这宫里的是他的妻妾子孙,以及单太后和一些宫妃。
自跟着朝廷外逃,又和儿子分离,单太后一直很低调安静,刘渊驾崩的消息传来后,她就更安静了,虽然焦心刘乂的下落,却不敢表露,更不敢联合朝臣找人。
她只能躲在一个角落里,悄悄的叫人出去打听,能多听到一些儿子的下落她就高兴,要是打听不到,她就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只能祈求上天保佑他平安无事。
因为这份安静,心眼小的刘和登基后没有想起来找她的麻烦,虽然他当太子时恨死了刘乂和单太后,觉得他们随时可能抢自己的位置。
但刘乂主动去引开追兵,剩下的单太后也很乖顺,没有给他找麻烦,加上他要安抚朝臣,所以就没有为难单太后,而是按照规矩尊她为太后。
之后就把人丢在一边不管了。
单太后的日子过得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只是每每迁徙需要很用力的不掉队,偶尔饿一顿摔一跤,或者马车不够用,只能跟着宫人挤一辆牛车之类的根本不算事。
让她最惦记的只有刘乂的安全。
等刘和被刘聪杀害,单太后就被提溜出来了,因为理论上她才是有权利确定下一任继承者的人。
然后单太后一点也不高兴这样的关注,她的待遇好起来了,但每日都过得心惊胆战,她很害怕刘聪,觉得他随时可能为了皇位杀她。
等刘聪当着众人的面说要找回刘乂,奉刘乂为帝时,她就更害怕和惶恐了。
她不聪明,但她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刘聪要是愿意他的兄弟当皇帝,又怎么会杀了刘和及他的儿子?
所以单太后一直心惊胆战的等着自己被杀,她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她只希望刘乂能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