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节(1 / 2)
既然登州打不下来,李成梁选择建造新的港口。
他发现李舜臣东渡朝鲜的莱州,也是一个适合建造港口的地方。
虽然不如登州港口条件好,但是李舜臣用渔船都能前往东渡朝鲜,在莱州建造船只通航朝鲜还是很方便的。
李成梁奏请明廷在莱州建造海港,并且训练水师,在这里和朝鲜通航。
张居正很快批准了李成梁的请求,而莱州在唐宋的时候就是港口,在旧港的基础上进行了整饬后,勉强也能够和朝鲜通航。
李成梁依靠莱州港,展开了对朝鲜的贸易。
但是很快李成梁就发现,朝鲜是个穷国。
朝鲜唯一能够出口明廷的货物就是粮食,还有一些高丽参珍珠之类的奢侈品,这个国家就和没有实行新政前的明廷一样,封闭又落后,内部斗争还很激烈。
但是李成梁很快发现,虽然朝鲜是个穷国,但是比朝鲜更远的倭国,是个很好的交易对象。
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倭国内各大名展开了血腥的厮杀,对于武器非常渴求。
而且倭国发现了石见银矿,手里的白银非常多。
这么说起来,当年苏泽在福建起兵,第一桶金就是利用琉球朝贡的皮,在琉球和倭国搞贸易赚到的。
而通往倭国的航线,除了从琉球登陆东南的南方航线,还有一条就是沿着朝鲜前往山东的北方航线。
其实在明廷的商队抵达朝鲜之前,朝鲜就已经在和倭国做生意了。
朝鲜国和倭国通商的口岸,就是釜山。
釜山是距离倭国最近的港口,当年蒙元从朝鲜征讨倭国的时候,就是从釜山渡海登陆对马岛,然后遭遇了“神风”而失败的。
朝鲜在十五世纪就在釜山设置了倭馆,在釜山和倭国做生意,趁着倭国内乱也赚了一笔。
只是后来整个东亚海域兴起了倭寇,大明这个爹能抢,朝鲜这个儿子倭寇也要抢。
釜山成了倭寇经常光顾的城市,朝鲜在釜山设置了水师都护府,封闭釜山港口防倭。
李成梁通过了朝鲜商人得知了釜山港之后,立刻以明廷新军大臣的命令,命令朝鲜国主开放釜山港,作为明廷和倭国贸易的中转港口。
理所当然的,李成梁将山东的老旧武器搜刮了一番,一股脑儿的运到了釜山,卖给了倭国大名的商人。
接着张居正又让李成梁在山东筹办火枪工坊和炮厂,那些质量差的火器也被李成梁卖给了倭国。
靠着这条贸易,李成梁截留了不少利润,再作为赏金发放给新军的中低层军官,牢牢的将三镇新军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原本李成梁在山东作威作福,日子过得好不舒服,但是他从报纸上听到了苏泽亲自前往徐州的消息,吓得立刻带兵从济州城中带兵出来,前往山东南部布置防线。
这些日子,李成梁在山东除了民政上的作为之外,也在山东南部修建了一些类似大沽棱堡的建筑。
将明廷笨重的火炮塞进棱堡中,这些棱堡虽然比不上大沽棱堡,但是依靠着棱堡的防御力,也能挡住东南的进军。
李成梁在徐州对面建造了二十多座棱堡,这些棱堡犬牙交错,扼守住了东南新军北上的道路。
苏泽抵达徐州之后,陈璘将明廷的一系列布置讲述给苏泽,看完了李成梁在山东的布防,随苏泽前来的参谋部的年轻参谋们都皱起了眉头。
陈璘苦着脸说道:“大都督,这李成梁是铁了心要当缩头乌龟。”
苏泽看着明廷的防线,反倒是笑着说道:
“这不是好事吗?李成梁若不是怕了我们,能缩进龟壳里去吗?”
众人随着苏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笑完之后苏泽也看起地图思考起来。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苏泽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徐州指挥第五旅,是为了在秋收的时候给明廷压力。
这场秋季攻势并不是为了占领多少地方,而是为了通过战争的压力,打乱张居正的部署,将张居正压制的明廷问题再次翻出来。
不得不说,张居正确实能力不凡。
比起刚直脾气暴躁的高拱,张居正执政手腕更圆滑。
实际上张居正比高拱对朝局的控制更严,但他的手段高超,群臣反而不像厌恶高拱那样厌恶他,张居正对明廷中枢控制力更强。
除此之外,张居正也给予明廷地方督抚一些权利,让他们支持自己的新政,而不是和高拱那样只在京师附近创办新务。
这也是张居正执掌明廷之后,短期就压下了明廷内部反对的声音,并在变法上取得一定成果的原因。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执政者就是挥舞一把双刃剑,在杀敌的时候也有可能伤到自己。
张居正为了控制中枢,提拔任用了很多投靠他的私党,这些私党并不是因为赞同张居正的理念而投奔他的,大部分是为了功名利禄为张居正办事。
这就是颇有些当年王安石变法,围绕在王安石身边的北宋新党的感觉了。
这些私党结党营私,为了个人利益急功近利,还有些人干脆就是为了捞钱。
而张居正为了明廷中枢的控制力,纵容这些私党,短期内是强化了明廷中枢的力量,实际上等于埋下了更多的雷。
一群有能力折腾的贪官酷吏,远比庸碌的官员更可怕。
毕竟明廷已经有成熟的官僚体制了,大部分时候都能自我运行。
大明这个虚弱的病人,一剂猛药下去,说定更快的嗝屁。
此外张居正笼络地方,牺牲了中枢的权威,这让明廷地方督抚都支持新政,但是也制造了一群割据地方的势力。
其中最大的就是山东的李成梁。
这些问题,都在东南这个强大的敌人面前暂时压制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