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2)
“是,您那个时候有钱也花不出去,新的技术都还没诞生呢。”顾霰云凝神听着,附和了一句。
“今天我看你这个实验室,搞得真好啊。”吴刚教授停了下来,双手拄着折叠杖,“别看基因编辑出现这么多年了,真的用到良种培育上并有望应用的,一个手都数不出来。很多地方赶时髦做个实验发个论文就没后续了。”
吴刚教授说的是业内现实,没有什么好反驳的。国内大部分的玉米育种基地,采用的还是杂交等老办法。虽然速度慢,成功率低,但毕竟还是有成功率的。跟基因技术相比,老办法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但竞争对手兵强马壮弹药精良,还妄想靠老办法去打破对手的垄断甚至超越对方,未免有些天真和狂妄了。
在考察过美国的种业公司和国内育种企业的现状之后,顾霰云就坚定了一定要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育种的决心。他目前的育种实验室,不敢跟世界先进水平比,但在国内想要评上一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不是如此,吴刚教授也不会舍得放自己的得意弟子出来。
“我还是心不够静吧,杂念太多。所以读大学的时候就没想着往研究方面发展。”面对为玉米育种事业几乎奉献了自己全部的老教授,顾霰云是有惭愧的感觉的。
“商业和研究本来应该相辅相成的。很多时候,科学研究都是要靠钱堆出来的。如果一项研究不能商业化,那么这个领域就没有生命力。”
“但科学研究也确实不能只向着钱看。最浅显的例子,登月计划,火星移民计划,这些都是看不到钱确要一直烧钱的。有的时候功在千秋并不是一句空话。科学研究是需要信念感的。”
许是一时之间感慨太多,吴刚教授又开始踱起了步。
“我对新能源车不是很了解,听小许说,好像是个前途挺不错的行业?”
“是。”顾霰云跟着吴刚教授边走边组织语言,“燃油车时代我们没有赶上,但新能源车,我们是属于后发先至,是非常有可能超越国外的。”
“噢?”吴刚教授来了兴趣。事实上,只要是他这个年纪的研究人员,对于超越国外这样的词语,总是很容易就激发起最大的兴趣的。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比美国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很迅猛。主要是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竞争太充分了。其实现在一些传统国产汽车品牌做的新能源汽车,像大巴车、公交车这些品类,已经完全占据国外市场了。”
顾霰云说的并不夸张。
国外的燃油车太有优势了,技术壁垒也有很高,所以变革就慢。事实上,任意一款燃油车的生产眼发都是要以数年来计的。
但新能源车的玩法就完全不一样。任何一个企业,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只要资金充裕,都能很快入局。生产新能源汽车有时候就跟写程序一样,发现bug,修正bug,测试上线,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