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1 / 2)
李牧:“……行。”舍命陪君子了。
这封信经过驿站快马运送,也两月后才到咸阳。还好没有遇到下雪,否则还会再拖延一两月。
秦王先公后私,先拆开了李冰的文书。
看完李冰的文书后,秦王沉默良久,将李冰的文书递给太子柱。
太子柱迅速阅读后,道:“回君父,儿认为,此事可行。”
秦王道:“此事耗费人力物力巨大,你不担心他失败?”
太子柱憨厚笑道:“我不信任他,但我信任朱襄。朱襄怜惜民力,如果此事不可为,他一定会劝阻。李冰说他做不成此事就以命相抵,人皆惜命,如果朱襄有充足的理由,肯定能说服他别这么冒险。”
秦王颔首:“这倒是。不过寡人不认为他真的想要立功才冒险。寡人来看看朱襄写了什么。”
秦王拆开朱襄的书信,然后立刻扶额,又笑又叹气。
太子柱心里痒极了:“朱襄写什么了?”
秦王对太子柱招了招手,太子柱起身,屁颠屁颠走到秦王身边一同看信。
“噗……命令夏同按时吃饭按时喝药,这,这信应该给夏同看。”太子柱捂着嘴,笑得眼泪花子都冒了出来,“朱襄每天在想些什么?他把夏同当政儿吗?”
秦王笑道:“在朱襄眼中,夏同恐怕还没有政儿懂事。至少政儿吃饭喝药不需要人监督。”
太子柱出坏主意:“既然朱襄远在千里迢迢的蜀郡都在担心这件事,君父何不答应?”
秦王道:“好,寡人就给夏同一封诏令,令他……哈哈哈,令他好好吃饭喝药,不准挑食,不准把药倒掉。夏同啊,真是连政儿都不如。”
自从朱襄离开后,父子俩好久没有凑在一起笑了。他们俩的关系重新恢复成君臣,秦王还是那么严厉,太子柱还是那么毕恭毕敬谨小慎微。
看到朱襄的书信,他们终于又短暂恢复成了父子。
“原来他们刚入蜀,蜀郡就遭遇了差点淹没成都城的洪灾,而且前一年蜀郡也遭遇了洪灾,若不是李冰和李牧守住了两座重要堤坝,蜀郡差点颗粒无收。”看完令人发笑的内容,秦王看到了这次李冰押上性命也要修大型水利的真相,“朱襄居然还下令杀人了,唉,你说他去什么蜀郡,又吃苦了。”
太子柱道:“若朱襄和李牧没有去蜀郡,恐怕李冰此次入蜀会更难熬。看朱襄的书信,他与李冰应该已经成为友人。能与朱襄成为友人的人,骨子里都和朱襄一个性子。”
秦王道:“是啊,都一样。蔺卿,廉卿,李牧,蔡泽,全都一样。连蔺贽看上去行为浪荡,或许内在也和朱襄差不多。”
秦王闭上眼,沉思许久。
太子柱肃立一旁,不敢打扰。
半晌,秦王合着双眼道:“寡人准了。”
太子柱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松了这口气后,很快又把气提了起来:“君父,朱襄会不会也去修水坝水渠?要修成李冰文书里的效果,少则十年,多则二三十年。他该不会想十几二十年都留在蜀郡?”
秦王睁开眼,没好气道:“想也别想,顶多给他三年时间,就给寡人乖乖滚回来!”
太子柱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从书信中看,蜀郡的生活也太苦了。朱襄又是一个看见庶民受苦,自己也跟着难受的圣贤,绝对闲不住。修水利又是一个苦差事,朱襄的身体不知道撑不撑得住。
还是咸阳好。君父现在已经后悔,将来应该不会再试探朱襄,让朱襄为难了。
朱襄离开后,秦王才察觉朱襄在咸阳时,自己心情有多轻松,不习惯没有朱襄这个“目无君上”的晚辈不在身边的生活。
秦王惊觉,原来自己也是一位老人,而不是完全的君王。
可能人老了,心就软了。
“朱襄真是在哪里都闲不住。”秦王道。
太子柱点头。没错,真让人不省心。
不说子楚惊恐地得到秦王让他好好吃饭喝药的政令,视线回到蜀郡。
在十一月的时候,南瓜丰收了。
朱襄牵着嬴小政,和李牧、李冰一起在瓜田中巡视。
看到丰收的南瓜,李冰的表情因为太过惊讶,五官都快飞出去了。
李牧看着南瓜长大,虽然早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震撼,但还是唏嘘不已:“这、这真的能吃?如果真的能吃,那产量也太高了。”
朱襄冷静道:“种子会劣化,以后产量会逐渐降低。不过用于救荒还是足够了。”
朱襄蹲下了身体,敲了敲一个大南瓜:“先摘一个尝尝味道?我给你们做大餐。”
李牧就等着朱襄说这句话。这种从未有人吃过的食物,他没敢让人试做,现在一个南瓜都没有摘取。
“南瓜怎么吃?”嬴小政也蹲在地上戳了戳南瓜,“直接啃?”
朱襄哭笑不得:“当然是切开了吃。”怎么政儿傻乎乎的?
嬴小政道:“我当然知道切开吃,我是说,这么大,都能吃吗?”
他伸出小胖手,在南瓜上使劲敲了敲:“好大啊。”如果梦境中的自己见到这个,肯定以为是仙果祥瑞。
朱襄道:“确实都能食用,不过瓜瓤口感不好,不缺粮食的话,可以舍弃南瓜瓤。”
朱襄选了一个最大的南瓜,洗净泥土之后,直接在田地旁搭灶烹饪。
南瓜切开,掏瓤切块,隔水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