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1 / 2)
欺负历史名人,还是这种后世会有很凶残名声的历史名人真有趣。看来他还需要多备一个黑历史小本本,记录友人们的黑历史。
比如王翦的“憨厚”。
“我看楚人很快就会派出小股军队骚扰我们,到时候让他领兵试试,你就知道他厉不厉害。”朱襄道,“秦国的楚国外戚一定会偷偷告诉楚国人秦王来了楚地。”
子楚脸色一沉:“那是叛国。秦王出事,对他们有何益处?”
朱襄道:“有。如今的秦王压制楚国外戚,而太子性情憨厚,又宠爱华阳夫人,楚国外戚恐怕更想让太子柱当秦王。”
子楚:“……”
他皱眉沉默了许久,道:“他们难道认为楚人能够攻破秦人的舟师?”
朱襄道:“试试而已,又不会有太大害处。就算攻不破秦国舟师,能吓唬吓唬秦王也不错,说不定秦王胆子小,在战场上被吓破胆生病了呢?”
子楚无语。
你说谁在战场上吓破胆生病呢?你是不是忘记秦王和你是在长平初识?
朱襄看出了子楚心里的吐槽,道:“秦王当然不会被吓到,但他们又不知道秦王不会害怕。大部分国君都会被吓到。”
子楚道:“他们会派多少兵?”
朱襄摊手:“这我哪里知道?有可能他们觉得不可能擒获秦王,白费功夫,就只派人小股骚扰;也有可能楚王想玩一个大的?春申君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人,若他能说动楚王,那我们就要准备一场大战了。”
江东吴越贵族富裕,与楚国贵族交流较多。朱襄来到江东后,详细收集了春申君的资料。
他脑子里没有多少对春申君的了解,所有春申君的详细资料都是在这个时代得知。在详细收集了春申君的资料之后,朱襄推断出,春申君能以一介小贵族成为楚国封君和权臣,与其他国家的宗室子弟并列战国四大公子之列,本身是一个赌性极大的人。
春申君之前一系列立功行为,全部是以命相搏一个微小的机会,仿佛在刀尖上起舞。
他在楚国没有根基,巩固地位需要不断立功劳。所以他是楚国最激进的战争派,很希望楚国能持续出兵。
如果春申君知道了老秦王在江东之地,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说不定会亲自督军前来攻打江东之地。
朱襄的猜测并无错误。
历史中的春申君确实是个激进派。邯郸之战后秦国衰退,与秦国的战斗基本都是春申君主导。
当子楚登基后,他们结成联军攻打秦国,又又又被秦国的离间计给逼了回去。楚国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却颗粒无收。楚国大贵族趁机发难,训斥春申君穷兵黩武,得罪了秦国,给楚国带来了危险。
楚王信了,春申君一度被楚王冷落。楚国国都继续东迁,一路迁徙到了寿春。
虽然春申君后来被起复,但淮北的封地改成了江东。
淮北是中原,江东还未开发完毕。可见楚王对春申君已经不如以前信任。
不过正因为有了此次改封,“申城”一词才出现。
现在“申城”估计没了,不知道会不会改成“牧城”“将军城”“朱襄城”之类奇奇怪怪的名字。
听了朱襄的分析,子楚按住额头:“看来楚国人或许真的会出兵了。春申君在楚国势大,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你有什么愁的?李牧蒙武王翦,随便拎出来一个,他们都打不过。三个人凑一起,秦国要是能凑出五十万大军,楚都都给他们推平。”朱襄满不在乎道,“你就在安全的大后方踮着脚尖看而已,政儿都不怕,难道你还害怕?”
子楚:“……你是不是一天不损我,你就不舒服?我看上去像是在害怕吗?”
朱襄声音很大:“像!”
子楚:“……”我xx的!
朱襄逗完子楚后,失笑道:“既然你不怕,叹什么气?遗憾你不能亲自上战场建立军功吗?”
子楚居然意动了。
朱襄用冷酷无情的话狠狠嘲笑了子楚那拉胯的体力和武力,让子楚别痴心妄想在人生留下一段黑历史。以后别人提起子楚这个秦王,最先想到的是子楚在战场上狼狈的姿态,那就遗臭万年了。
子楚举起了他的剑。
嬴小政坐在他的新坐骑王翦怀里,老气横秋道:“我就说今天为什么阿父还没和舅父打起来,果然打起来了。安心了安心了。”
王翦:“……”为什么你阿父和你舅父打起来,你会安心啊!
嬴小政拍了拍他的新坐骑:“快,走快点,阿父和舅父跑得太快,我看不到他们打架!”
王翦默默加快脚步。
虽然他心里吐槽的话不断刷屏,甚至眼睛前都出现了文字幻觉,但小公子的命令,他还是得听。
子楚和朱襄没打多久,就拉着王翦说起布防的事。
王翦听到楚军可能会来袭,立刻紧张无比:“是否要致信李将军?”
朱襄道:“我都能猜到,李牧还能猜不到?他回来之前,秦王不是给你机会让你暂代驻守一职吗?你不趁机做点什么展现一下本事?”
嬴小政起哄:“王老将军努力!我相信你!”
王翦:“……我不老,也不是将军。我真的可以试试吗?”
王翦非常犹豫。虽然他现在确实有这个权力,但实际上秦王是把权力给公子子楚和朱襄,他只是辅助。他自己擅自做主没问题吗?如果出了错,他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他现在最好是什么都不做,等李牧和蒙武回来。这样他就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机会难得,给李牧一个小小的震撼,让他别太骄傲。”朱襄继续起哄,“虎符都在你手中,你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承担责任。”
王翦:“……好,我做。我先派人打探楚军动向。”
子楚道:“还是给李牧写封信吧。李牧说不定真的没猜到春申君的心思。”他在心里补充,他自己都没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