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伊普拉金(1 / 2)
伊普拉金抵达大明的时候是十月底,他随船先到了广州,随后沿海而上到达大明最繁华的港口——上海。
在上海伊普拉金停留了半月左右,在等到大明外交部同意后换大明的船由上海前往天津,等他到达京师已是年底了,当他来到京师,亲临这强盛而伟大国度的首都时,情不自禁感慨这座城市是他从未见过的宏伟。
一直以来,伊普拉金自认为伊斯坦布尔是这个世界上最富饶最大的城市之一,但自到了大明后,他一路上所见的城市相比伟大的伊斯坦布尔丝毫不逊,尤其是大明的首都京师更是令他大开眼界,这样一座庞大又宏伟的都市是他在欧洲从所未见的。
这些年,大明的崛起影响了整个世界,如今的欧洲甚至在大明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无数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人无不研究这东方伟大帝国的一切,就连奥斯曼帝国也不例外,在伊斯坦布尔街头谈论大明的人比比皆是。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自1299年立国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这四百多年中,奥斯曼帝国从最初的弱小逐渐强盛,不仅吞并了广阔的领土,更一步步成为这世界数一数二的强盛国家。
可是现在,帝国曾今的辉煌已经逐渐淡去,整个老大帝国就像是一个步入年迈的老人一般,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
尤其是这几年中,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扩张遭到强力阻击,虽然帝国赢得了几场对外战争,却在关键战争中遭遇到了惨重失败,尤其是之前的土俄之战中,奥斯曼帝国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初步胜利,可在之后的战局中丧失了之前的优势,无奈和俄罗斯签署了帝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作为战败国身份的《卡洛维茨合约》,从而丢掉了亚述。
《卡洛维茨合约》的签署,使得奥斯曼帝国几百年的骄傲被彻底打破,更令帝国中的有识之士为之愤怒和痛惜。
正是这个合约的产生,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政治发生了变动,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占据上风,而作为一个老大帝国想要改革却是极难的,为此帝国内部的贵族和宗教人士经过多次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勉强接受的建议,那就是在不影响统治阶级的利益基础上对帝国进行适当的改革。
虽然改革的决策已经确定下来了,但是究竟如何改革却没有丝毫头绪。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在询问臣子和学者之后决定先从军事改革入手,同时逐步消除原本帝国内部腐朽的习俗,并且派出近臣前往东方,意图从东方获得在经济、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支持,学习大明的先进技术。
伊普拉金是帝国的大贵族,同时也是艾哈迈德三世的政治顾问。相比许多普通帝国贵族,在多次游历欧洲的伊普拉金是鲜明的改革派,并且拥有卓越的眼光和坚定信念。
这一次前来大明,以伊普拉金的身份原本没有必要亲自前来,但考虑到大明的强盛和大明政治结构和军事各方面的先进,伊普拉金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
为了前来大明,他甚至把苏丹必须准备在帝国第一次在国外设立大使馆——维也纳大使馆的重要工作交给了他的副手,从而踏上了前来东方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