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节(1 / 2)
并不是说在这之前没有鸡肋的诞生,而是在这个泡沫破灭之前,没有人认为那些人研究出来的会是失败的鸡肋。
亦或者哪怕有人知道那是鸡肋,可是没有人在乎。
是滴~根本没有人在乎那些被研究出来的东西是好是坏,因为那根本就不重要。
那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过程~也是结果。
过程是什么?是赚钱!
结果是什么?是能赚多少钱!
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泡沫破灭,但是这玩意到底是怎么破灭的,却很少会有什么普通人去关注。
不过也是~这玩意除了那些学金融和经济的人会去关注之外,对于老百姓而言顶多就是看个热闹罢了。
陈理前世也是属于看热闹的那一种,只不过他属于那种有点喜欢追根究底的看热闹人群。
毕竟~如果想要跟朋友吹个牛逼什么的,知道一些别人所不了解的东西自然牛逼吹的就要更响一些。
所以~前世的陈理从一些小说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中,得知了一些互联网泡沫诞生和破灭的信息。
只不过~很可惜,这种信息在陈理的前世也就是看过他还真记得不是那么清楚。
陈理只记得这互联网泡沫破灭是从2000年开始,差不多在2001年结束。
至于具体原因陈理也说不太清楚,但是总结一下的话,大概就是无数的人被一帮资本给割了韭菜。
注意~是无数人~和一帮资本!
早期在互联网发展取得一些成绩之后,迅速引来大批风险基金的投资。
因为互联网带来了各种在数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业模式,而这一切在以前是做不到,可现在却又能做到的。
在那些风险基金的眼里~此刻的互联网就跟一张放满了蛋糕的餐桌一样,正等着无数人去品尝蛋糕的美味。
于是大家蜂拥而至~很快能吃到蛋糕的位置就被人给占满了。
那怎么办呢?于是一些没吃到蛋糕的人就开始寻找新的蛋糕,亦或者是
用更多的金钱向原本占到位置的那些人购买想用蛋糕的位置。
于是大家你争我夺,你抬价~我跟投,然后互联网这块大蛋糕就被这些人给抬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
泡沫!
在这个泡沫破灭之前,这块蛋糕到底有多疯狂呢?
一份商业计划书~一台笔记本电脑~一种依托与互联网的新型商业模式就能从投资人的口袋里忽悠走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美金的投资。
哪怕这些商业模式有着非常明显的漏洞,可是根本没有人在乎。
因为~大家的想法都很一致,他们才不管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他们只在乎这玩意能不能让他们赚到钱。
而在当时,投资互联网就是最好的赚钱方式,甚至没有之一。
在这个时间段,无论是那些利润的互联网企业~还是那些甚至都没有销售额的互联网企业都被那些资本方冠以各种名义然后给出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估值。
然后就是各种投资人入场~将估值抬高~再然后上市~圈钱~套现离场!
而且最夸张的是这种故事几乎每天都在纳斯达克上演!
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互联网企业上市,而每一家互联网企业上市,又会造就大量的互联网富豪出来。
也正因为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所以互联网的这块蛋糕变得越来越大。
据说当时无论是那些世界五百强的高管们~还是街头小贩甚至是饭馆里的服务员,他们几乎都在讨论同一件事。
股票~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股票。
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上市,都会迅速的上涨到一个非常夸张的高度,那种高度之夸张~简直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陈理前世看过一个帖子,那帖子的作者是当时在美利坚上大学的一位华夏人写的。
这哥们是98年去美利坚上的大学,他在美利坚待了八年,刚好经历了那一场互联网泡沫的诞生与破灭。
这哥们学的计算机~据说当时他们班上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都在进行互联网创业亦或者是在给互联网企业打工。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企业太多了,很多公司甚至连更加专业的程序猿都招不到。
这特么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而这也就罢了~据说这哥们有个同学,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做了三个月的兼职,然后拿到了一部分期权。
这些期权原本其实是这位同学做兼职的报酬,但是这哥们很聪明的拒绝了公司的薪水,改而拿到了很少的一点股票。
然而一年后这家公司上市了,这位当时还是大三学生的哥们,在三天之内摇身一变成为了百万富翁。
三个月的兼职~和百万富翁这其中的变化就仅仅只是很少的一点股票。
而这样疯狂的事情,在当时比比皆是。
而最扯淡的是偏偏这帮家伙们真的赚到了钱。
最开始是一小部分持有互联网股票的人赚钱了,然后媒体到处报道,进而吸引了更多股民进入,推动股价继续上涨。
财富效应又引发媒体和人们进一步口口相传,更多人买科技股,股价进一步上涨,人性在不断扩大的财富效应和媒体鼓吹下越来越贪婪~也越来越荒诞。
当时这股风潮荒诞到了什么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