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1 / 2)
末了,他还讽刺道:“也不知是谁在王兄不服大汉时劝其不要去拔虎须,看来贤弟当了国君后确实变得更象男人。”
“骨头也硬了许多。”
“彼此彼此。总比先降大秦,再降大汉的二姓者要含蓄得多。”余善与赵佗打了好几年的交道,自然知道对方的祖上曾是赵地的贵族,所以学着赵佗的模样反骂道:“也不知下次会有哪位藩王拯救老兄……让南越再逃一劫。”
两王的会议自然是不欢而散。
余善离开南越王宫后并未再次停留几日,而是快马加鞭地回了闽越,打算再次试探以下关中皇帝的意思。
与此同时,刘瑞的命令已达会稽。
大将程不识持节而至,在会稽郡郡守与乌伤翁主的协调下往闽越的边境调了五万大军,由征召来的三千民东瓯青年作为前锋,随时准备攻入闽越,以正天子之危威
而在这整装待发的会稽军队里,有一群面容粗糙,比起士兵更像是工匠的人抬着一个黑不溜秋又圆不隆冬的东西随军前行。
那玩意近看像个大黑管,但又比黑管粗了不少,而且还有特制的轮车进行移动,并且需要十几个黑衣工匠日夜看护,其待遇比程不识这个大将更甚一筹。
“这是各位新造的攻城器?”程不识在长乐宫当了十几年的卫尉,也曾随周勃父子参与过各种战役,所以对新型的武器乃至异族的武器都小有研究。
可眼前这玩意与程不识认知里的任何武器都搭不上关系。
你说它是远程武器吧!可看那沉甸甸的模样与配置的弹药应该与投石器的杀伤力一般无二。
可你要说它是近距离武器吧!这需要轮车才能挪动的玩意未免也太笨重了。谁家会带这种玩意近身厮杀。
随军的墨家子弟拿出对待祖宗的驾驶小心保养他们造出的火炮。
虽然与陛下要求的细长型略有差别,但是在赶工的墨家子弟看来,这已是惊天动地的高效率了。
而这闽越之战正是试验火炮威力的最佳时机。
后世对福建人的第一印象是广东人的煲汤材料,第二印象是做生意的天才——因为到国外晃上一圈,华人的祖籍不是广东就是福建。
作为全国最早开拓对外商道的省份之一,福建在珠三角崛起前不说处于商业上的独孤求败,但也靠着渔民的水性与宋代的造船技术一度垄断舶来品的市场。而在珠三角逐渐取代福建的对外地位后,福建人便南下乃至出国寻找新的机会,从而与江浙沪和广东人开启一段激情燃烧的竞争岁月。
当然,以上的辉煌最早发生在宋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