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1 / 2)
有此堪称魔幻小说的前人经历,以至于连当上皇帝的刘邦都时常感叹自己的人生不够精彩,于史书上都很难留下较大篇幅。
当然,这话多是酒桌上的一番客套。毕竟以黔首之身夺天下的,古往今来也就两位。而且那位事成前以刘邦为榜样,事成后向先君敬酒时还特意多敬刘邦一杯。
而就是这经历传奇,自喻见过大风大浪的刘邦也很好奇他的曾孙是怎么离间匈奴王庭的。
春秋战国能搞离间计是因为高层表面都奉《周礼》雅言,加上各国往来频繁,甚至有秦国芈氏的离谱例子,所以搞离间计的成功率还是值得尝试一二。
可匈奴不同于中国诸国,那几乎是另一次元的国度。
如果说大汉与东瓯南越的相似度在百分之四十左右,那与匈奴应该只有不到两成的相似度。
而比文化更难捉摸的是各大王庭的地址。
汉匈贸易之所以在边境进行就是因为汉人没法彻底摸清王庭动向。这也是卫氏舅甥出征时,匈奴的小王、且渠能心大到阵前喝得烂醉如泥的主要缘故。
你说孝高武帝收买几个无关紧要匈奴贵族尚有几分可信度,但是把匈奴王庭玩弄于股掌之上……
“他不会把冒顿……啊不!是冒顿的孙子给收买了吧!”不然没法解释这个曾孙能把匈奴坑成这副德行。
【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的政治正确是重农抑商吧!甭管是万国来朝的唐代还是靠商贸维持表面风光的宋代,都不会在这一点上做出异议。哪怕是像管仲那样善于经商的法家弟子,也是强调“农”比商重,商人贱之。】
天幕下的百家不由自主地点头道:“无粮便无人,无人便无国。世间大道本应如此。天下岂有未养蚕而先裁衣的怪事耶?”
想象力匮乏的古人很难相信商业可以反哺农业。因为在普世的价值观里,商人是社会的寄生虫,官方指定的背锅对象。
【但在孝高武帝接手这个庞大帝国后,商人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高后时,为了促进人口流动与贸易往来,政府放开了对商人的户籍限制,允许其中的贤者出仕。】
【而至攒下万贯家财的文景之时,无论是平叛还是减税,都需要除勋贵以外的群体支付大量金钱。同时因为汉民拥有的土地与爵位绑定,而抄袭秦法的汉律里有且只有军功可为底层提供升爵之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文景推出的纳粟受爵算是西汉版的转移支付,但也加快了勋贵富商的土地兼并。】
【为了解决这一烦恼,孝高武帝一方面对税收、货币进行改革,提高富人的敛财难度,而另一方面就是资助墨家进行产业升级,推出国企与之良性竞争,逼其提高工人待遇的同时,也把目光转向境外。】
(弹幕)【让我们恭喜被盯上的倒霉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