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1 / 2)
(弹幕)【说到花钱,孝高武帝应该是首个资助科研事业的统治者吧!毕竟在孝高武前,士农工商的阶级排位把工人坑得死去活来。如果不是孝高武给工人证明,加上后来的孝高武粉一直有在践行偶像的执政理念,所以在老朱要搞匠籍制时,包括马皇后在内的开国老臣都死死地拦住抽风的老朱,泪流满面地表示有些东西是不能靠血缘遗传的,就比如说理科天赋。】
(弹幕)【可一家里有好几个获奖者也并不少见吧!】
(弹幕)【不少见是媒体宣传的结果。难怪张老师说普通家庭的高不要报考新闻专业,要是一些天赋是能稳定遗传的话,也不会有“江山轮流坐,今天到我家”的说法了。比起靠硬实力全家族美谈的,更多的是靠“我的博士父亲”,“我的大家母亲”来对贫家子搞降维打击。】
(弹幕)【哎!门阀财阀不够,居然还有学阀。】
(弹幕)【想起前年的“论文门”,以后可别再嘲笑大学生了,大学生产学术垃圾的危害性可远远低于学阀太子。】
(弹幕)【哎!虽然从历史结果来看,保证学术的“远政治”是代代相传的富国良策,可是在国内第一家科学院……也就是孝高武帝任太子时所建立的墨者工坊就是由墨家这一试图主导政治方针的学派所建,因此在源头就与政治密不可分。让学术圈远离政治是不可能的。毕竟在孝高武时,仅凭一个年轻的太子是不足以在“暴秦论”的主流社会里保住那群墨家学子的,因此在景帝的允许下,太子肯定暗示墨家找个外援。】
【最好是黄老家与儒家都不能得罪的外援。】
“黄老家与儒家都不能得罪的外援?那就只有兵家了。”刘启的智商还是在线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心大”感到震惊:“我居然那么喜欢这个儿子。”喜欢到太子的手下与兵家勾勾搭搭,他还能为二者提供接触便利。
莫非他的其他儿子都不顶用?所以才指望这个小的在他快死前赶紧立起?
想想他和阿父一样四字开头的寿命,再想想天幕提到的孝高武帝十九登基,刘启便立刻释然了。
更释然的是在瞥见一张同父同母的蠢脸后所引发的育子危机。
他与刘武,馆陶长公主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三姐弟,可偏偏只有他继承了皇帝的脑子。
万一他的其他儿子……
刘启鬼使神差地看了眼靠后的栗姬,后者见刘启看她,立刻做出娇羞之状。
“哎……”
“哎……”
刘启撇过快炸的脑袋,和之前的文帝一样,做出一副没脸看的痛苦表情。
有阿父的儿子做参考,也不怪他那么着急地去推刘瑞。
与之相比,如今占据朝堂主流的黄老学与试图取代黄老家的儒家则是警铃大作,连带着以儒皮混到刘启身边的舍人晁错都对刘氏感到头疼。
一代版本一代神,代代版本要换人。
法家、黄老家、以及还未顶上来的儒家都曾是这三代父子的选择对象,轮到四代的第五任时,他居然在abc间选了钝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