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2 / 2)
“好在单于及时发现了不妥之处。”刘瑞也不希望对方真的搞出同归于尽,但也不能阵前露怯:“朕可不想死了不到半年就在地下见到单于的儿孙。”
军臣:“……”
“不过按照匈奴的说法,人死后是回归龙城,由天神拖向撑犁之地……”
“还是聊聊和谈的事吧!”经此一遭,军臣放弃了同归于尽的念头:“汉皇抢了河套,又占乌桓的南部草场……“
虽说接受了汉人拿回河套地的事实,但当着只有二十几的刘氏小儿的面,他还是有老脸被任摔地上的极大屈辱:“你们汉人既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寓言,何不就此打北上的扩张之心。”
这也算是旷古绝今的一道奇景——匈奴的单于劝大汉的皇帝要以人为本,休战养息:“你这次把家底压上才拿下河套,想必对汉地的臣民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确实称不上‘轻松’二字。”刘瑞只要粗略算下战争开销就能气得头晕目眩:“但也没到压箱底的程度。“
“单于觉得什么是战争的燃料?”
“金银珠宝?”
“弓箭战马?”
“不。这些只是燃烧的工具。”
“真正重要的是人!”
“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才可以上场的壮年男人。”
内帑只是文景留给子孙后代的零花钱,真正让其彻底起飞的是一路涨到三千七的庞大人口。
地没了能找。
钱没了能抢。
可要是连人都没了,那可真是倾国之祸。
“大汉没得只是虚物,可匈奴没得就不止是黔首不要的虚物。”
两万人口对匈奴不算太大损,但两万骑兵就完全不同了。
没有武力保护牧民,匈奴人口谈何发展?
你说直接南下抢人?
且不谈人家愿不愿与你为伍,就说匈奴的当下处境就只够去威胁西域。
“朕有一兄弟曾在元旦献舞,行动间如鹌鹑缩翅。”刘瑞才不满足于他现有的土地,他要从匈奴身上啃下大肉:“朕问他为何缩着手臂献舞。”
“他说……”
“领地太小,难以展臂。”
这是刘发(长沙王,汉景帝的第六子)向父讨地的经典案例,因为刘瑞的蝴蝶效应,他所讨要领地的对象变成弟弟:“冒顿时的大汉建国不久,百废待兴,还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可怜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