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1 / 2)
察觉到那道视线一直落在身上,上官峤回望去,就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镇国公主,只看了一眼,他便守规矩地收回了视线。
但那张脸一眼已足够让人记住。
常听人说明都牡丹绝色,可惜不能四季常在,幸有持月公主艳光灼灼不败,倾国倾城,她即是这大靖国朝最姝丽动人的牡丹,冠冕上的耀目明珠。
上官峤在意的却不是那倾国的颜色,容色再美也会凋残,耽于美色太过浅薄,让他疑惑的,是这位公主看他的眼神,似悲似悯,意味深长。
若无错记,二人应只是萍水相逢,话都未说过一句,她为何如此看自己?
许是错觉罢了,上官峤的心又重归天池水,波澜不兴,那边,李持月已经朝皇帝走去。
皇帝穿着常服坐在禅椅上,五官有李家人的精致,只可惜被挤没在肉里,即便遇到天大的事,弘德帝也是该吃吃该睡睡,心宽体胖的性子才造就了今日的身形。
背面看去,他宽厚的背和耷拉下的肩像一座弧度圆润的山包。
见妹妹来了,皇帝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脸上一片严肃。
李持月走到廊下,坐下依在他的禅椅边,认真地盯着水面,一块儿屏住了呼吸。
鱼竿在皇帝手里抖了抖,皇帝眼睛紧紧盯着浮在水面上的鹅毛,已经晃动了好几下,显然是鱼儿在咬杆。
李持月也着急,都晃了这么久了阿兄怎么还不提上来,“快快快!就是现在!快拉呀!”
皇帝被她催得急了,往上一提。
鹅毛带着水珠轻飘而起,鱼钩跃出水面,饵料已空空如也,却不见鱼儿的身影。
只有鱼尾甩水溜走的声音,像一记不轻不重的巴掌,不知拍在了谁的脸上。
李持月看着空杆撇了撇嘴,顾左右而言他,“阿兄午膳吃什么啊?”
“回!回你公主府吃。”
皇帝把鱼竿往旁边一扔,气恼地瞪着她,殿中监殷勤地上来,再次给鱼钩添上饵料。
李持月半点不怕他,反而嬉皮笑脸地说道:“阿兄再钓嘛,我晚点吃午膳也使得。”
这幼妹打小就骄纵坏了,皇帝也不懒得跟她计较,又甩杆落回湖里,“这次不许再催了。”
“知道了——”她拉长了声音。
李持月被粼粼水光晃得眼睛疼,再不想看鱼竿,而是歪头枕在阿兄的肩上,脸朝向殿内。
对于前世二兄病重,将皇位传于李牧澜,李持月未觉得是什么背叛,那不过是亲情天平上的稍稍倾斜罢了。
寻常这天平一直朝她倾斜,因为他并非有多喜欢李牧澜,在二兄眼中,发妻生下的孩子才得,可惜一个个都早夭了。
况且在他病重之时,东宫诞下了一个孩子,老人对孙辈最是容易心软,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李牧澜从一个不被重视的侍妾之子,走到了储君之位,这样的人从来都不该被小觑,可惜他遇到的是季青珣。
前世从头到尾,旁人不过以为持月公主是个依仗兄长偏爱,玩弄权术的公主罢了,她骄奢淫逸,未有其母魄力,登位的可能微乎其微。
但阿兄重视血脉亲情,李持月一直都是知道的。
当年女皇主国,政绩出色也难免有“牝鸡司晨”这样的话,后期更是出了宫变这样的事。
起先是内侍从宫门跑过来一路地喊,阿兄也刚从床上起来,赤着脚跑来找她。
接着就外头就响起了刀枪声,阿兄吹灭了宫里的蜡烛,拉着她躲到了偏殿去,漆黑的屋子里,可以从门缝看到接连不断的人举着火把来去。
每当有脚步声经过,阿兄都会抱紧她,和她一起藏住脑袋。
宫变的第二天,李持月是在阿兄的怀里醒过来的。
她一直记得他疲惫的双眼,和那句:“三娘,没事了。”
胡思乱想得太多,李持月干脆闭眼小憩。
李持月面朝的方向,是对着殿内,也是对着立在门口的上官峤。
他视线里便多了一抹缥碧色,似糯种冰翠的浅淡凉薄,衣裙上绣的不是寻常花鸟,而是登云踏雾的山海异兽,九尾、白泽、狰……皆绣在裙侧,似随之卧坐的主人静静蛰伏。
不过是明都如今流行的襦裙,甚至比一件比寻常襦裙还要稍高,失了如火的明艳,更清冷不落凡俗,但那一片蜿蜒的、胸口到下巴的白壁色,让上官峤想到了那不见于世的于阗白玉。
她侧卧闭目,柔婉恬静,与传言相去甚远。
这是上官峤第一次见一位公主面见帝王的场景。
从没想到皇室之中,兄妹的相处也如寻常民间,而且看上去感情更是别人要好。
正想着,那双眼睛就睁开了。
琥珀色的眸子在日光下接近浅淡,被她瞧着,像盛暑天泡在了山中的清潭里,又或是贴着一块凉丝丝玉石。
被逮到偷看,上官峤面不改色,只是眼神接触一下,得体地垂下。
皇帝终于在妹妹安静地支持下钓起了一尾鱼儿。
李持月问:“什么鱼?”
“是青鮹。”
“阿兄,巡盐之事交给太子,会否不妥,这不就是让他数自己钱袋子里的银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