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 / 2)
好在三个月后,他病愈,母后不愿再提此事,怕他一时想起来,又要不好。
之后这么多年,谁都没再提过。
这事儿你还记得吧?”
姜元瞻当然记得。
那时候他觉得赵奕很没出息。
他十岁那会儿已经能跟着父兄到猎场上去射猎了,虽然人小力气没有那么大,拉不开太重的弓,但射个兔子打只野鸡,还是不成问题的。
哪像赵奕。
回京途中赶路而已,死了乳母固然该伤心,可也不知遇上些什么,竟然叫吓病了。
可不是很不中用吗?
这话后来在家里也说过两回,阿耶倒没管他,反而是大兄后来有一回板着脸把他教训了一顿,勒令他今后再不许提起这些事情,见他点头答应,才放他离开。
今日乍然听赵行重提旧事,姜元瞻起先觉得莫名,转念一想,拢眉看过去:“这事儿还有别的内情不成?”
“你大抵不知他事后是怎么跟珠珠说,而这五年时间里,珠珠又是因何疏远我至那般地步——”
赵行尾音拖长一瞬后声音戛然而止,语气中的冰冷却掉了一地。
他每每想起此事,心中都恼恨不已。
白白蹉跎的这五年时光,全是拜赵奕所赐。
姜元瞻眉心重重一跳,催了他一句。
“赵奕说他乳母之死是我所为,因不待见他,也怕他回宫后与我争父皇母后和大兄的宠爱,所以给他这个下马威,叫他知道我的厉害。”
赵行捏着眉心,缓了下心气儿,才又说:“珠珠也曾怀疑过,去问过你大兄。他跟珠珠说了些似是而非的鬼话,跟你的态度,根本就是一般无二。
他劝珠珠该记着君臣的名分,往后跟我们兄弟也要保持些距离,至少别掺和我们兄弟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即或是知道了,也装不知道就算了。
姜元瞻,你觉得这些话,耳熟吗?”
怎么可能不耳熟?
他自十二岁后,就听着这些话长大。
姑母问他难不成真要学了大兄那一套,也无非在此。
他能理解大兄,但不愿学。
每每大兄说过,他听过就忘。
他不愿掺和,不是因为大兄的耳提面命,是单纯觉得厌烦,仅此而已。
可他却实在不知,竟还有这样的事情!
姜元瞻猛然明白。
早在赵奕回京之初,就已有筹谋。
年仅十岁,城府居然如此之深。
对沛国公府的利用,更是一日都没有停止过。
如果不是今次他出现纰漏,闹出玉华楼事件,凭赵奕的心眼,将珠珠哄得团团转……
“是在玉华楼之事后,珠珠告诉你的吗?”
赵行说是:“你们家从来都在别人的棋面上,连珠珠都逃不了,何况是你?你再不愿,天真也该有个度。”
矫枉过正(二更)
姜元瞻面色微凛。
赵行摇着头又说:“咱们自幼长在一处,国公府既是大邺的砥柱中流,更是皇亲国戚,何至于此?”
他背着手,深邃目光始终定格在姜元瞻身上:“当年若不是你大兄似是而非的一通鬼扯,又瞒过众人,这五年的时间里,何至于此?”
赵行咬重最后那句,把“何至于此”四个字再提一遍,姜元瞻立时明白他指的是什么。
显而易见的是,大兄连阿耶也瞒了。
有关于赵奕所说他乳母的死,大兄深以为这不该是姜家搅和进来的是,是以在听了珠珠所言后,他自作主张,绝口不提。
而珠珠呢?
昔年她只九岁。
凭着一起长大的情分,心中对赵行信任要多过猜疑。
可小姑娘不知真相如何,也怕了,只怕思量再三,不敢问爷娘,只敢跑去问大兄。
就这样被大兄给带偏了,以至于心下生出畏惧,疏远赵行五年。
不光如此,她对赵奕的怜悯,多半也从那时而来。
觉得赵奕可怜,自幼离京,好不容易被接回宫中,还要被兄长如此打压。
当年大兄但凡不是那样的态度,哪怕只是把此事告知阿耶,有许多事,现在都会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