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2005开始 第42节(2 / 2)
这还算是比较低的利息。
再高一点,三分五分的都有。
存起来,一年定期也就比一个月的利息要高一点,那还不如先把债给还了。
他爸无奈的说道:“我也想早一点还,可他们都说还没有到期,先不要还,那就只能存起来。”
“啥?”严鑫惊了,“现在要到期了才还?以前不是每到期就来家里讨债的吗?”
在老家,写欠条约定的还款日期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除非是紧急周转,才会写一个月后两个月,但那利息会相应高一些。
那里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所以约定的还款日期一般都和卖棉花的时间有关。
欠条上有约定的日期,可是没到还款日期就上门讨债的也不少,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
在严鑫的记忆里,只要家里卖了什么东西,当天晚上就有人来家里讨债。
至于说还没到约定的日期,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好讲得那么死。
所以在严鑫的观念中,约定的还债日期完全可以忽略的。
他爸跟他解释:“以前是人家觉得我们家穷,没有还债的能力,所以听到说什么东西卖了钱了,就赶紧过来讨,怕迟了就被别的人给讨走了。现在你出去打工去了,家里也没有别的负担,他们就觉得我们家有了还债的能力了,就想多收几个月的利息。”
严鑫明白了。
要到约定的还款日期,那还得一两个月,人家是能多收点利息就多收一点。
一共也就几千块钱的外债,多收也多收不了多少,何况原本就是那么约定的。
也就没有再说这个了。
他爸还跟他说,今年晚稻收成还行,他一个人在家也吃不了多少粮食,留下几百斤,其余的都卖掉。
再将棉花卖掉,就可以将那些外债都还清,还能有个一千多块钱留作明年农药种子化肥的成本。
严鑫寄回去的那些钱,会全部都给他存起来,准备着到后年了盖房子。
打电话的时候,严鑫能够感觉到他爸的兴奋,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这是能够理解的。
本来生活还可以的,在他十岁的时候,家里甚至还计划着在一两年内盖新房子。
可是从他妈得病开始,日子就变得不好了,将存款给花光,然后开始借钱。
最后还是没能留得住他妈,还欠了一屁股债。
把他妈送上山,那时候欠债都有一两万块钱了。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爸一个人又要负担他读书,又要还债,每年的利息都不少。
不只是扒拉自家地里的那点活,一有时间还要去给别人做帮工,十五块一天,二十块一天的挣,省吃俭用,一点一点的攒钱。
就这样一年一年的熬着,供他读完高中,债也还得只有几千块钱了,但是才四十多岁的人却变得跟五六十岁的老头一样。
这其中吃了多少的苦,严鑫没法知道,他只知道,这几年他爸吃的苦,比他上辈子吃的所有的苦加起来还要苦。
身体上受到的苦是这样,心里受到的苦是什么样子的,那就更不知道了。
他不敢去想象——一想就会觉得很难过。
因为那里面很多的苦来自于他的叛逆,他的不懂事。
在绝望中挣扎了那么长的时间,现在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可以将欠下的债都还完,甩开包袱,开启新的生活,心里的激动可以想象。
跟他爸打了几分钟的电话,严鑫又发了一会儿愣。
上辈子他愧疚于亏欠父亲太多,却没法去回报,曾经跪在坟前说如果有下辈子,一定会好好的报答父亲。
没想到真的有了下辈子,居然重活了一回。
这辈子,可不能让父亲像上辈子那样受苦。
现在还不方便将自己这边的情况跟他父亲说,手中的钱也还有别的作用,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两年还得瞒着他父亲。
但也只是这两年了。
而且,就算是这两年,对他爸来说,也绝对要比上辈子的那两年过得要好很多。
上辈子他出来打工那几年,一分钱都没有寄回家去过,还是一个不省心的货。
现在一个月寄几百块钱回去,重点不在于那几百块钱,而是让他爸安心,看到一个更好的未来。
当天下午,上班的时候,艾莉莉又过来问他:“这个月你准备寄多少钱回家去?”
“已经寄了七百块钱回去了。”严鑫老实的说道。
艾莉莉吃了一惊:“寄那么多干嘛?”
严鑫道:“上个月多发了两百块钱的工资,那不得多寄两百块钱回去?”
“太懂事了这孩子!”艾莉莉心里想着。
看严鑫越发的顺眼了。
又说道:“可是现在快要入冬了,你不要留点钱准备过冬的衣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