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2)
“遵旨!”传旨太监声音尖利,应声而起,正欲离去,忽闻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报——”的尖啸,响彻云霄。
一名满身尘土的小将士跌跌撞撞闯入大殿,铁甲上还挂着血。
大臣目光随着他移动,面色愈发沉重。
那小将士扑腾一声跪倒在地,他面如土色,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陛下,前线急报!北境突变,五狄与欧罗勾结,趁虚而入,北境军浴血奋战,虽保住防线,但叶铮将军不幸战死沙场,北境军亦是伤亡惨重,北境此刻急盼援军!”
此言一出,连时间都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
五狄入侵,不仅意味着北境军被牵制应战,无法南下驰援,更意味着——
大梁已然门户洞开,处于北境与欧罗两面夹击的境地!
梁帝谢央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颤抖着手扶着龙椅的扶手,身体微微后仰,仿佛濒临崩溃边界。
“五狄……欧罗……”谢央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沉重,“我大梁,竟至于斯!”
咸武帝谢央即位十七年,有大梁东南、北境、西疆三大镇疆将军威名赫赫——赵鼎、叶铮与郁鸿辛。三人镇守大梁国门数十年,是千万百姓与朝廷的定心丸,亦是谢央治下的大梁的三大支柱。
然而,边丘一役,郁鸿辛陨落;而今,欧罗铁蹄踏碎河山,赵、叶二将又相继殉国,东南与北境防线如同被撕裂的布帛,再也无法缝合。
北境与东南边线国门洞开。
梁帝谢央感到一阵恍惚,不免怀疑起来——
是他于深宫之中蔽塞太久么?是他不知天下大势已变,还是他大梁军力,本就如此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他真的是昏聩之君么?
大殿内瞬间被一股沉重的哀伤与愤慨所笼罩。
一个时辰过去,大殿内的气氛依旧压抑而沉重。众臣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却始终未能形成一致的意见,更未能找到力挽狂澜的良策。梁帝的目光在群臣中来回扫视,最终落在了一开始请缨的年轻小将身上。
“你,”梁帝的声音虽略显疲惫,却仍不失威严,“既然你敢于请战,朕便给你这个机会。即刻启程,前往前线,探查敌情,务必找到破解那古怪武器之法,为我大梁挽回颜面!”
年轻小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与决绝。他跪拜于地,声音铿锵有力:“臣遵旨!定不负陛下厚望,誓死保卫我大梁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