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2)
两人久未见面,叙了许多家常。
傍晚钟国淮下值回来,也同沈映蓉说起这桩亲事,以沈家未来发展的角度讨论婚事带来的益处。
若是沈映蓉未曾经历过婚姻,他们自会衡量,但她吃过苦头,自不能感情用事。
在他们这辈人眼里,什么情啊爱啊的都是浮云,唯有抓到手里才是真的。
钟国淮细细分析沈家往后的前程规划,觉得她可以利用婚姻带沈家翻身,借国公府的力让沈家在京中站稳脚跟,也不枉沈父的悉心栽培。
经历过这些,沈映蓉也成熟许多,开始为自己的出路做考虑,与钟国淮议了许久。
她的那份清醒令钟国淮欣赏,因为听得明白话,不需要太费口舌。
翌日下午萧煜屁颠屁颠过来带她去永康坊看宅子。
两处宅子都是挨着的,中间的围墙是一堵共墙。
宅子地段好,里头的陈设半新,算不得太大,却t处处别致。
萧煜欢喜拉着她的手,指着共墙道:“过两日我差人打通这面墙,方便两家进出。”
说罢拉着她去厢房,“这里便留作惠娘的书房用,我给你备一张大大的桌案,足够铺画纸。”
沈映蓉被他夸张的语气逗笑了,那种充满着憧憬的幸福极具感染力。
他像闹山麻雀一样同她说着对宅子的规划,句句不离她。
之后两日沈映蓉亲自书信一封,请二老进京主持婚事,钟国淮也写了一封。
不仅如此,萧煜还哄自家老子写下议亲信函,三封信一并寄送给沈家。
而萧煜有心把祖宅的常生调过来用,书信到祖宅,安排他跟沈家接洽,务必把这桩事办妥。
沈家那边接到信函时已经是入冬了。
前段时日沈映蓉在青州时给他们报平安,说很快就会归乡,结果望眼欲穿,久等不到人。
这会儿一下子来了三封信,可把沈方哲唬得不轻。
原本担心自家闺女安危,不曾想竟是催他们入京议亲。
赵氏不识字,着急问道:“信里头都写了什么呀,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信?”
沈方哲拿着信纸,手都有些抖,“这封信是国公爷写的。”
赵氏愣住。
沈方哲:“萧家,要与我们沈家议亲。”顿了顿,不可思议道,“琴娘赶紧掐我一把,我心里头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