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2 / 2)
“额……”
赵骏想了想,他本来想反驳赵祯的话,毕竟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严谨科学,不能简单归类于烧火就完事了。
不过加热实验也确实是化学的基本操作实验之一,至少对于赵祯这个初学者来说,喜欢这么弄就让他这么弄吧。
只是赵骏叮嘱道:“老哥,我得提醒你。化学这东西还是很危险的,爆炸、毒气、有害气体都有可能产生,很多知名化学家就死在了这条路上,还是别瞎搞。”
“额……”
赵祯脸色一滞,不由得用哀怨的表情看着赵骏。
赵骏不早说,他最近研究数理化入魔了,到处拿各种化学物质去煮,用蒸馏法收集各类物质,鬼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毒哦。
“反正别乱搞,危险的东西就让下面的人去做,老哥你也不想万一某天搞个研究,把皇宫都炸没了吧。”
赵骏劝道。
“好吧。”
赵祯就又道:“那这橡胶没毒吧。”
“天然橡胶肯定是没毒的,不过以后化工方向发展,有合成橡胶,还有硫化橡胶,都有一定毒性。”
赵骏解释道:“所以咱们现在用天然橡胶做实验,非常的安全。”
“那就好,后院就有现成的设备。”
赵祯站起身道:“那咱们就拿去后院,熬煮以下试试。”
“走吧。”
众人也非常好奇。
当下赵祯出了崇政殿,吩咐王守忠从库房取一批炱粉来。
从崇政殿往西走穿过宫门就道了甬道,再往北就是后苑的迎阳门,离后苑非常近。
此时的后苑变化还是很大,原来的山林、假山、池塘之类的倒是没多大改变,甚至因为没怎么修葺而略显粗犷。
唯有以原来的观稼殿、亲蚕宫为核心的周边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动。
首先是观稼殿前面的田,以前只是两块赵祯和他爹干农会的田,每年也就是农桑活动的时候,才会亲自下地锄两锄头,现在则变成了农业试验田。
里面有一些红薯、土豆、玉米、辣椒,赵祯会把它们进行精选耕作,即每次种出来后,都选个大好吃的良种培育,改善基因。
其次是观稼殿和亲蚕宫两侧的房屋,除了赵骏以前住的木屋一直保留着原样以外,周围的大多数建筑都已经被拆除,重新用钢筋水泥砖墙铸造了新的宫殿。
殿外刷着白漆,上面房梁依旧是木制,还盖着灰瓦,四角有斗拱飞檐,下面挂着铃铛。可里面的内核却已经是现代化钢筋水泥,不再是木头房子。
除此之外以前观稼殿附近的那块他们经常一起在外面坐着开会的草地,现在也开辟出了几个菜地,用于培养和实验海外带回来的蔬菜。
正值十一月,田地和菜地里还剩了一些老蔬果,叶子都已经泛黄,但在天气还未完全寒冷之前,倒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这一片田都是玉米,他们从北美带回来的野玉米粒还是太小,朕现在正在尝试改良让它更大。”
“这一片田是红薯,红薯的个头也小,不过烤着吃确实不错,甜甜的。”
“那一片是土豆,那帮人不知道怎么弄的,搞了几个品种出来。北美野土豆个头巨小,不过毒素也小,这是他们当地人代代培育的结果。还有种大土豆个头大,毒素也大。我正在想办法给它们杂交。”
“那是化学宫,朕在那做化学实验。那边是物理宫……”
赵祯带着众人进入后院,热情地介绍起新起的田地以及造的房子用途。
里面有部分房子是他拿来做物理实验的,比如其中一座像是四合院一样的房子,中间是一个占地近一亩的小操场,里面有各种发明器具。
另外一些房子是他拿来做化学实验的,其中甚至还有一个炼丹炉,跟他爹一样拿那些乱七八糟的重金属烧锻。
虽然作为一个皇帝,赵祯每天搞些这玩意儿,颇有些不务正业。
放在后世,他作为有实权的国家元首,除了要参与国家发展以外,还可能要出国访问、出席各种盛大会议、会见外国政要、参与各种峰会等等,必然忙得脚不沾地。
但在一个封建社会,没有太多的外交、没有太多的合作峰会,也必须要保证他安全的情况下,就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毕竟历史上他可是四十多年没出过皇宫。
这也就意味着他每天只能呆在宫里处理政务,或者去后宫找妹妹玩。
然而现在政务上基本由政制院包揽,他的任务就是上午早朝结束之后,批阅一下政制院批示过的劄子。
没有问题他就盖上印玺,以他的名义发布。
下午崇政殿开次会议,和大家商讨一下国家大事。然后就没事干了,生活都固定了下来。
要是以前他上午还能玩玩笔记本电脑。
可现在那台笔记本电脑都已经十二年寿命了,虽然保存得当加上运气不错,不管是太阳能电板还是笔记本都没有坏。
但谁也不知道长时间高频率地使用会不会导致它某一天损坏。
所以赵骏也限制了赵祯用电脑,基本上每三天开一次机,用两三个小时,保证一下它能正常使用以外,平时都好好保存。
这也让赵祯的生活愈发枯燥,只能干点别的。
把乐趣放在化学物理这种事情或许对于后世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