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节(2 / 2)
“唔”
范仲淹皱起眉头道:“日本果然是狼子野心之辈。”
赵骏继续说道:“还是刚才的话题,高丽受地缘因素影响,会直接面临东北的游牧和渔猎民族袭扰,因而对于能得到大宋的保护非常欣喜,愿意做大宋的狗。”
“日本就不一样了。”
“他们作为孤悬海外的岛国,没有外部入侵威胁,自然就不希望头上有个爹,所以他们根本不会承认唐朝是他们的宗主国。”
“像明朝时期,有一个争贡之役,日本两个地方诸侯为了争夺进贡利润,派出了两拨朝贡使团来到中国。他们在宁波发生冲突,不但相互杀戮,还在回国途中沿路大肆烧杀抢掳。”
“那么为什么会有两个日本诸侯争相进贡呢?是因为明朝对朝贡国赏赐非常丰厚,所以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于是加入到了这个体系里去。”
“但他们根本没有真心想成为明朝的属国,纯粹就是他们骨子里的现实和狡猾让他们觉得这有利可图,于是地方大名冒充日本国王来明朝行骗。”
“而且他们内部地震频发,让日本人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日本的国策其实一直都不是希望被人保护,而是自己入侵出去,占领一片大陆,以此摆脱以前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
“譬如与唐朝发生白江口之战前,日本就控制了朝鲜半岛的百济国。”
“在唐朝灭了百济之后,还扶持当时在日本作人质的百济余丰璋王子归国继位,试图击败唐朝,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后来明朝时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自信心大涨,就想着灭了明朝占领中国,号称“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浩浩荡荡发兵朝鲜,想灭了朝鲜后再进攻明朝。”
“结果两次万历朝鲜战争,日本再次被打得大败而归。”
“由此综合种种,就可以看出日本从来都没有想老老实实做中国的宗藩,而是一直游离于朝贡体系边缘。有好处的时候就上贡,没好处的时候就不上贡。”
“即便是过来上贡,也一直欺骗中华王朝,对外用各种办法巧言令色,蒙混过关。对内则一直以“神国”自居,说什么中国皇帝是日落处天子,他们是日出处天子,妄图与中国王朝平起平坐。”
说到最后,赵骏环顾众人,掷地有声地道:“日本这个民族,本性就充满了狡诈与欺骗,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
赵骏一席话语,发人深醒。
政制院内,众人一时才明白,为什么赵骏对日本敌意这么大。
原来这个国家的民族性竟是如此低劣。
时时刻刻想要入侵敌人,而且外表却还保持着伪装,简直是让人防不胜防。
屋子里一时陷入沉默。
因为赵骏的道理简单粗俗,让他们很容易就能想明白。
所以每个人都在回味思索着这段话。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问道:“可如今大宋强盛,日本人既然慕强,哪里还敢冒犯我大宋?”
赵骏笑着摇摇头:“在后世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作《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受美国政府委托所著。”
“里面旨在分析日本的社会和民族性,其中通过“菊”和“刀”这两个象征性的元素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直观一点的表达就是,如果他们的对手非常强大,那么他们就会彬彬有礼,对你保持着谦逊。而一旦你虚弱了,那么就会马上露出獠牙,拔出他们的刀背刺。”
“所以这个民族的劣性就在于此,现在我大宋强大,他们不会冒犯,但他们会装作表面恭恭敬敬,暗地里却危害到我们的利益。”
说到最后,赵骏轻轻敲击着桌面说道:“这是这個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本性,也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在日本的内应要很久才能传一次消息,但他让宋彩粟健他们深入了解日本,记录他们的内部情况,早就摸得七七八八。
结合上一世他对小日子的了解,通过派出皇城司暗探的办法,他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个民族的劣性。
不管是任何时代,想逃离出去,摆脱地震频发的岛国永远是这个民族的最大诉求。
就像后世的日本,二战之前,面对西方各国的现代化震撼,唯唯诺诺,甘愿放弃闭关锁国,充当西方各国的贸易中转站。
可当他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之后,就立即露出狰狞爪牙,开始与西方各国平起平坐,甚至自以为强盛,入侵大陆,要搅动世界格局。
因此总结前段时间,日本内应传回来的一些消息后,赵骏就认为,只要小日子看到了今天大宋的强大,就一定会有动作。
而这个动作,很大概率就是依旧如他猜测的那样,表面保持对大宋恭敬,实则想收回资源利益,趁机窃取技术、制度,再次革新,觊觎大陆之地。
“哦?损害我们的利益?”
听到这句话,每个人的脸上都严肃了起来。
晏殊沉声道:“若是侵害我大宋的利益,我大宋的海军可不会答应。”
“不错。”
宋绶也道:“如今我大宋实力强大,可不惧怕任何挑战,他们大可以试试。”
“若真是如此,那攻打日本的计划也得提前了。”
“我大宋不愿意挑起战争,但也不怕战争,倭人自误,死期将至矣。”
“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是团结一致。”
几个人也纷纷说着。
如今日本每年为大宋提供数百万两白银和几万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