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节(2 / 2)
“嗯,也可以。”
当翻译把话告诉几名宋使后,三人对视一眼,觉得也没什么问题,就点头答应了。
苏莱曼明显长舒了一口气,说道:“来人,请贵客去馆舍休息。”
“请!”
立即就有大臣站出来带着众人离去。
等人都走了,原本笑脸相迎的苏莱曼顿时变了脸色,模样十分难看。
世人以为黑汗王国屡次向大宋朝贡,肯定是与大宋关系好。
但实际上根据南宋时期的《宋会要》记载,宋人终于发现,北宋时期与宋朝朝贡的黑汗使者根本不是真使者,而是黑汗商团冒充。
他们伪装使者前来朝贡就是骗赏赐,并且还往来运输贸易,从西亚运来大宗乳香,再把丝织品、衣服、金银器皿和茶叶运回西亚中亚等地区,以谋取高额利润。
所以黑汗王国官方跟大宋根本没什么交集。
反倒是在外交上跟辽国关系非常好,根据《辽史》记载,黑汗王朝向辽朝共派出使臣16次,是真正的黑汗王国的臣子做使者,而不是商人冒充。
这其实也能理解。
毕竟黑汗王国跟大宋不接壤,并且大中祥符二年的时候他们确实派人出使过一次,只是宋朝对黑汗王国态度很冷淡,只是回了一封诏书,那自然可以不用在意宋朝的态度。
而他们跟辽国那是有领土接壤的关系,辽国的上京道与他们版图的东北地区相邻,如果不跟辽国搞好关系,那说不好黑汗王国就得被强大的辽人灭掉。
因而这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万万没想到,曾经强盛的辽国一夜之间就被大宋击垮,大宋这些年声名鹊起,纵横四方,威名也随着商队的传播,到了西域边疆。
苏莱曼自然不是阿启伏罗这种被女人蒙骗的蠢蛋,既然知道辽国已经江河日下了,那自然可以换一个大腿抱。
可问题在于
“大汗,我的担忧终于是出现了。”
老臣巴迪亚说道:“宋人的目光投向了西方,我们必须在辽国与宋国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而且今天那名宋人使者贪婪地看着我们的土地,唐朝的时候,这里可是被唐朝攻占,他们还给我们的王都取名为碎叶城,就怕他们野心不止于此。”
“不错,现在的宋人可能比曾经的唐朝还要强大。他们消灭高昌国,仅仅只是一次进攻就把数万高昌骑兵击败,太可怕了。”
“就算我们向他们臣服,那可耻的叛徒伊卜拉欣怎么办?你们也听到了,宋国使者还会继续往西去,如果伊卜拉欣向大宋臣服的话,我们一旦与他们开战,那宋国就可能会出兵。”
“可是如果我们选择不向他们臣服的话,高昌国的下场可就在那里,听说宋人已经驻军在龟兹”
“这可怎么办啊。”
几名大臣都面露难色,眼下这个情况令他们感觉到了骑虎难下。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正在谋划一件大事。
向西黑汗王国进攻。
统一黑汗!
如果宋使向西出使西黑汗的话,那么对于他们东黑汗来说,就非常难办了。
试试就逝世
黑汗王国在东西黑汗分裂之前,采取的是双汗制度。
其中大汗为阿尔斯兰汗,治八刺沙衮;副汗为博格拉汗,初治怛罗斯,后移到新疆喀什。
这为之后东西黑汗分裂埋下了祸根。
苏莱曼的太爷爷萨图克·布格拉汗是黑汗王国第三任大汗。
他的儿子阿里·木萨继承大汗,另外一个儿子哈桑·博格拉汗继承副汗。
于是大汗一脉被称为阿里系,副汗一脉称为哈桑系。
哈桑·博格拉汗是苏莱曼的爷爷,他的儿子,也就是苏莱曼的父亲优素福·卡迪尔汗是一位雄主。
继承副汗之位后卡迪尔汗东征西讨,扩大版图,还消灭了于阗国。
也就是在优素福·卡迪尔汗时期,经过政治斗争,卡迪尔汗最终驱逐了阿里系,自己坐上了黑汗王国大汗的位置。
差不多就是副皇帝夺权篡位,成为了皇帝。
然而在优素福·卡迪尔汗死后,阿里系不甘心大汗位置被哈桑系抢走,于是阿里·木萨的孙子,第六任大汗曼苏尔·阿里的儿子伊卜拉欣·阿里起兵反抗。
他率领着阿里系的部落族人往西,抢占了拔汗那、萨末鞬等大片地盘,相当于后世塔吉克斯坦到土库曼斯坦的这一片区域,自立为汗。
自此东西黑汗分裂。
虽说是苏莱曼的父亲篡位在先,但同样作为萨图克·布格拉汗的子孙,再加上优素福·卡迪尔汗创造的辉煌,让大部分黑汗王国的人都追随苏莱曼。
因此苏莱曼的东黑汗王国整体实力要强于西黑汗王国,他自然也不甘心国家被分裂,一直谋划着征讨伊卜拉欣。
只是之前由于西黑汗王国跟他们一样向辽朝进贡,在辽朝的干预下,他们必须保持和平,导致苏莱曼不得不隐忍,迟迟没有发动进攻。
可没想到强盛的辽国一夜之间被大宋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