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节(2 / 2)
所以第二日,她就和自己身边几个姨娘宣布了一件事情。从此以后,她们就不要称夫人了。就称她为大姐。她们以后结拜姐妹。从此以后,她们不再以谭玉的夫人和小妾这样的身份面对世人。
“以后我会让孩子们称你们为娘,称我为母亲。如此就能分清楚了。”
姨娘们:……
夫人咋突然又冒出这么一个重大的决定来了。
“那我们还是谢家人吗?”叶姨娘紧张道。
“当然是的,咱们一家人的关系是不会改变的,只是身份上面要改变了。我知道你们怕人说闲话,那在边城的日子,咱们就这样称呼。以后你们跟着我出去办事,也用自己的姓名。咱都要做有名有姓的人了,再不是任何人的附庸。”
“可我早就忘了自己的名字了……”吴姨娘小声道。
叶姨娘和钱姨娘也都点头。
她们从小就没名字,到了谢家之后就更用不上名字了。
谢夫人就给她们取名字,希望钱姨娘有容人之心,便取了个容心字。
希望吴姨娘开心点,别总是谨小慎微的,就唤她吴乐心。叶姨娘性子挺好的,就是人总是不自信。就取名信心。
几位姨娘有了名字了,都激动万分。虽然不知道夫人咋突然就来这么一出了,但是有自己的名字了,这当然是让人激动的事情。
几人都念着自己的名字,觉得取得真好。夫人,哦不,是大姐。大姐真会取名字。孩子们的名字就取得很好,现在给她们取的名字也特别好。
在边城的来寿自然是第一个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总觉得以后自己这日子会越来越热闹了。
这件事情谢来他们自然都知道了,然后都被要求开始改口了。
反正以后家里没有所谓的小妾姨娘了。家里不搞那一套了,先解放自家人。
对此,大家倒是接受良好,觉得这样挺好的。反正不管啥称呼,都是一家人。
谢夫人很快就带着几位女同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边城事业。
此时,谢来也收到了刘连青汇报的关于东州府的信息。
东州开始扫盲之后,谢来就安排刘连青去东州府开羊毛长分厂。准备让百姓们感受一下学习之后的好处。
准备在那边大规模招工呢。
刘连青一路奔波过去之后,就开始在那边选址,建厂,建宿舍。反正花钱费力之后,终于把台子搭建好了。这会儿就准备开始招工了。
这次汇报工作情况,顺便也要和谢来再商议一下招工岗位和男女比例问题。最终确认之后,这份招工启事才会正式发下去。
刘连青的想法是,不需要特意的分配比例,就直接让大家来参加考核。岗位也不特意的要求要男人还是女人,而是让大家公平参加考核。谁通过了,就是谁的工作。反正要让人觉得男女待遇一样。
谢来道,“想法很好,但是要考虑现在的实际情况。如果不规定男女,你信不信来参加的都是男人。”
刘连青:……
想想还真是,现在男主外女主内,有外出的工作,自然是让家中男人出去做。
谢来道,“岗位分配比例,然后实行同工同酬吧。”
分配了比例,就不用担心某一方的人数过多或者过少。实行同工同酬,也自然让人愿意让女性走出来工作。
既让底层百姓有机会走出来,找到新的出路,又能解放女性生产力。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试行阶段,在实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争取在未来全国推行的时候,更加顺利,行之有效。
东州府的扫盲工作已经做了好—段时间了,在各种奖励之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基本上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认识几十个日常字了,能写自己的名字了,会算数了。
这在过去来说简直是不敢想的事情。
走在田间小道上,还能听到孩子们比赛背诵口诀表的声音。
不过学字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其他的变化,所以长久以来的热情似乎稍微有点儿消退了。特别是田间地头工作繁忙的时候。
而且又来了许多新的农具,他们学习用新的农具工作,倒是转移注意力了。觉得有学习的功夫,不如多去田地里干点活。毕竟奖励的名额少,这么多人竞争,自己肯定争不上的。
过了那个劲头,很多人都开始这么想了,也慢慢松懈下来。
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在看不到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自然要开始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家里多赚点粮食。这才是正理。
就是在这个势头下,招工启事在各个乡村中公告了。
公告是由扫盲的老师在课堂上面宣布的,这就防止了当地的里正为了自家人而隐瞒消息的情况。
也能让大家更加重视扫盲的事儿。
老师们先给他们介绍了厂是个什么地方,因为这个时候百姓对于厂这种存在还是陌生的,基本上都是作坊。
“其实就是大型作坊,但是大很多很多。听说初步是招几千人,后续不断的加人,以后能容纳两万人左右呢。”
有村民就好奇了,“不就是个作坊吗,干啥还要考试啊,县里员外家的作坊,咱也去过,只要管事的看中了,就能去做几天事儿赚点钱贴补家里。”
老师顿时不高兴了,“那小作坊能和户部直接办的厂比吗?那可是户部,管着全天下的百姓户籍和国家财政呢,是一个员外能比的?这可是官府办的,待遇可好多了,每个月给工钱,工钱标准是全天下作坊里面最高的。一个月放四天假,包吃住!厂里是吃三顿饭!过年过节还要发东西呢。”
老师说得自己都想去了,现在—般人家还是吃两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