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1 / 2)
本来应该怀不上的,毕竟宫寒。
可为何能怀上?
颜青棠从来不信什么巧合,她先是想到他还是季书生时辛劳耕种不停,想得是脸颊发烫,怕被人看见,忙端起茶来遮掩。
摸到温热的茶,突然又想起自己那次腹疼,他为自己揉肚子,她记得暖呼呼地暖了一夜,第二天肚子就不疼了,直至月事完。
后来就有孕了,也不知到底是不是那件事的缘故。
“不过姑娘的问题并不严重,胎儿属阳,正好综合姑娘体内的寒气,也许生下孩子后,姑娘便再也不会月事疼。”
说着,陈女医顿了顿,“若是再疼,其实倒也简单,到时候我帮姑娘调养一二,或者寻一个武艺高强之人替姑娘用真气化解便可。”
所以那次是他用真气帮自己化解了下,所以止住了月事疼,顺带还有了这个孩子?
颜青棠想得一脑子问号。
“另外看姑娘脉象,是个惯喜忧思忧虑之人,脾胃需要调养。不过问题不大,换一换膳食便好,我会把药膳方子给莫姑姑,姑娘记着吃便是。但姑娘还要记得,膳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还是要改了多思多虑的习惯,日后方可长寿。”
这个颜青棠是真没法改,她要是改了多思多虑的性格,该不是她了。
不过药膳可以吃一吃。
等晚上纪景行回来,两人睡下后,颜青棠把白日发生的事说了,又好奇问道:“这位陈女医医术高超,实在惊人,想必不是普通人吧。”
◎我父母恩爱,家中和睦,若你嫁给我◎
殊不知纪景行心思根本不在陈女医身上, 而是在她方才说的话。
陈女医说她需改了多思多虑的习惯,日后方可长寿。
可像他们这样的人,哪个不是多思多虑?
想必让她改是极难。
“自然非寻常人, 她师傅姓褚, 也是一名女医官,褚家世代挂在太医院下,为宫廷培养了不少女医。手中掌握了无数宫廷秘方, 也见多了各种病症,说是精通妇科和儿科,实则是太医院精通十三科的太医众多,于是才对外只宣称精通妇科和儿科, 实际上她们的医术比许多太医都好。”
颜青棠不禁看了他一眼:“那这么好的女医,怎么派到我这儿来了?”
这么好的顺杆爬的机会, 纪景行自然不会放过,他状似随意道:“那自然是母妃看重你, 特意去宫里请了女医来。”
其实颜青棠早就有这种猜测, 但嘴上肯定不会如此老实。
“真的?到底是看重我,还是看重我腹中孩子?你到底是世子,这第一个孩子从一个民女腹中所出, 恐怕你母妃大概很恼怒。”
她还是知晓, 皇家都重血脉。
天下尽是我家,想生孩子怎可能生不出来?因此皇家格外重视嫡出、嫡长。
她这种行径在皇家眼里,大概极为不讨喜,颇有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味, 大概在他那些长辈眼里, 她就是个心机女, 就想凭着肚子飞上枝头变凤凰。
“怎么会, 我母妃只会高兴,她早就想抱孙儿了,只是我一直忙着建功立业,没空娶妃。她若是不喜欢,怎可能千里迢迢送这几个人来?就是因为对你很上心。”
颜青棠还有点半信半疑的样子,其实心里已经听信了一大半。
毕竟不管是厌恶也好,还是喜欢也罢,总能从莫姑姑几人身上体现出来,至少目前来看,她并未从几人身上看见排斥与轻视。
“我母妃是个性格单纯的人,没有那么多心眼,也是我父王护得紧,即使皇家有些什么脏的臭的,也到不了她眼前。以至于都当几个孩子的娘了,却还是稚子心态,喜欢就是喜欢,不喜就是不喜,不会不喜故作喜欢。”
“那照这么来说,你应该还有不少弟妹?”
“自然。我有两个笨弟弟,一个今年十七,一个十岁。二弟天生鲁莽,是个武夫,三弟年纪小,但小小年纪已能看出日后大概是个书呆子。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快十四了,一个不到五岁。”
一个还不到五岁?
照他的年纪来算,他父母应该都是四十左右,没想到夫妻感情如此之好,三十多岁还能生个小的。
“你在想什么?”见她红着脸不说话,纪景行好奇问。
颜青棠也没瞒他。
听完,他笑道:“父亲母亲自然感情极好,忘了告诉你,我父王只有我母妃一人,顾念着母妃身子,父王不愿她多生,不然可不止这几个弟妹。”
他可是从小看着父皇母后恩爱长大的,每每都怀疑自己是多余的那一个。还是后来有了弟妹,他的孤寂感才淡了些,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颜青棠被噎住了,没想到他竟能如此随意谈论父母的私事。
他捏了捏她鼻子,笑道:“怎么?在你心目中,皇家王府应该是什么样的?”
“自然是规矩甚多,妻妾众多,人丁兴旺,但勾心斗角,看着体面尊贵,实则底下有不少阴私脏污。”
“所以说你想多了,家里才没有那么多事,我们兄弟姐妹因是同母同父,关系十分融洽,那几个小的,各有各的性格,但总体来说,性子都还算不错。除了怡宁是个哭包……”
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哥哥们和父皇的腿,向他们告状,说大姐欺负了她。
问题是,每次告状都不成,姝宁一不理她,她就蔫巴了。
这个最小的妹妹从小不缠着娘,反而喜欢缠着姐姐,大概是也知道父母之间没她的位置。
这些事听得颜青棠有些忍俊不住,纪景行把弄着她的耳垂,顺势道:“所以棠棠,你看我父母恩爱,兄弟姐妹关系融洽,等你以后嫁给我,是不用担心家里也像外面那样勾心斗角,我大概率也不会纳妾……”
颜青棠听得面红耳赤,忙打断他道:“我何时说要嫁你了?”
“你没有说吗?我明明记得你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