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1 / 2)
<dt css="rd">
&esp;&esp;雷生姜的“软钉子”名号只是在翰林院出名,这位老大臣舌战群儒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而且他是三朝元老,谁都不怕。
&esp;&esp;万俟夏当皇帝至今,几乎每一年都被这老大臣骂过,要立项大将军当皇后那年,被骂得尤其多。
&esp;&esp;朝会乱成了一锅粥。
&esp;&esp;准备好了要大干一场的长宁侯压根没参进主战场,被挤到了最旁边,想看热闹都没得看。
&esp;&esp;已经成长宁侯迷弟的创新派在老大臣的带领下破口大骂,撸袖子的撸袖子,拔靴子的拔靴子。
&esp;&esp;准备好跟着老大臣弹劾长宁侯的一半保守派先是目瞪口呆,然后两边劝架,另一半与老大臣不和看长宁侯不爽的保守派骂骂咧咧,你推搡我肘击。
&esp;&esp;这种文官骂架的大场面,武将向来是不参与的。
&esp;&esp;看热闹的武将们站在边边儿上,仗着自己的身高美滋滋地看戏,被席卷到的武将们张开两个手肘,防止文官们打到自己,一半说着“让让、让让”,一半说着“别打了别打了有话好好说”。
&esp;&esp;大混战难免也波及到边边。
&esp;&esp;雷栗身手敏捷地躲过一只不知道从哪里砸来的靴子,就发现自己旁边,是面容肃正的肃国公。
&esp;&esp;肃国公也是世袭罔替的超一品官职,且是京都显赫尊贵的老牌世家,在这儿撞上雷栗并不意外。
&esp;&esp;只是,雷栗很想问问肃国公,对自家小儿子追他家周周有什么看法,吃不了朝会的瓜也能吃吃孩子的瓜嘛。
&esp;&esp;而肃国公面容肃静,瞥见长宁侯只是淡淡地礼节性点头,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似乎并不知道林重和雷周周的事。
&esp;&esp;不知道才怪。
&esp;&esp;林重不止是三年里暗戳戳地给雷周周献殷勤,还跟着雷周周千里迢迢跑到青原,一去就是几个月,肃国公府还一点都不知道,就真的全是死了人了。
&esp;&esp;估计林重前脚刚出府,肃国公后脚就知道他穿了什么衣服、骑了什么马、和谁出的城门了。
&esp;&esp;这是以静制动?
&esp;&esp;雷栗心想着,面上也对肃国公回了一个颔首礼。
&esp;&esp;他俩相安无事,倒让往这边瞟想看热闹的人失望了。
&esp;&esp;而高高在上坐着龙椅的皇帝万俟夏,好整以暇地看了半天戏,看实在上头要弄出人命了,才慢悠悠地叫停朝臣们。
&esp;&esp;朝臣们各归各位。
&esp;&esp;皇帝也不问他们吵出个什么结果,非常独断专横,他一个抬眼,总管太监就会意地上前宣旨对长宁侯一行人的嘉奖。
&esp;&esp;昨天雷栗刚回来时,就已经跟皇帝说了这一路上的事情,刚上朝会时,他也在庭上简略地陈述了一遍来龙去脉。
&esp;&esp;老大臣还做了一些补充,言语之间对长宁侯很是褒奖。
&esp;&esp;接着就是有人不满,检举状告长宁侯,连带弹劾老大臣没有及时劝诫,才让长宁侯做出这么多罪事来。
&esp;&esp;再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