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 / 2)
京城各种酒楼不少,他们这样的小店并不会影响那些有大背景的酒楼注意。
而他们的快餐店主打一个方便快捷实惠,自然也会成为周围人的首选。
事实的确如陆瑶预料的那般。
最初,大家听说这边开了一家什么快速吃饭的地方,好奇之余并没有别的想法啊,他们每天忙着干活赚钱累的够呛,哪有那么多的闲心去关心别的,但听说那家铺子做的饭菜好吃实惠,十个铜板就能管饱,他们都心动了。
他们都是城郊几个村子的,农闲的时候就出来打打短工赚点钱贴补家用。
城里的活计不多,很多都是扛东西这样的力气活,遇到好的时候每天能赚上十文,运气不好,活都找不到。
为了省钱,他们中午往往是随便对付一顿,或是从家里带干粮,或是一旁的小摊买个饼子,去一旁的人家家里要一碗水,这样就是一顿。
夏天还能凑合,但是道了冬天,天气寒冷,早上准备的东西到中午早就凉了,冷冰冰硬邦邦,有热水还好,没有热水,吃完胃都很难受。
但一旦有人来过这里,快餐店的名气很快就会传出去。
如今快餐店不仅是附近做工的人的首选,也是周围住户百姓的首选。
唯一不同的是,附近住户打包的比较多。
当然,打包装的容器需要自备。
现在三家店都完全不如正轨,陆瑶也终于可以歇一歇。
这段时间,她陪伴两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不过,
她没有休息两天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忙碌。
因为,
已经到年关,再过不了几天就要过新年了。
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没有那些极品亲人在一旁各种作妖影响心情,陆瑶自然要好好准备起来,大家一起过个好年。
对联什么的,家里那么多的读书人,自然不用去外面买,但陆瑶让丁平去书肆买了很多红纸回家,准备回去拆好自家写。
除了对联,灯笼也要准备起来。
丁平表示,灯笼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就能做,不仅他们一家,后面买回来的其下人也都是会做的。
陆瑶惊讶之后又恍然,这是一个物资匮乏经济落后的年代,还是讲究传承各个家族捏着独门技艺不外传的年代,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做灯笼这些,大多数人都会。
于是,全府上下的人都忙活起来,唯有陆瑶,从忙碌中解放。
当然,她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家里很多事情都需要她来把关。
回到京城,很多人情世故也要捡起来,陆瑶准备了很多年里送人,这里面,有之前娘亲交好的,也有荣家交好并接纳他们的,还有后面认识的,大大小小,陆瑶都记了下来,现在就根据矫情深浅准备年礼。
在外人眼里,他们都是刚从流放的地方回来,哪怕有皇上的奖赏,身上也不可能有多少的家底,那他们的礼物自然也不可能太过贵重。
陆瑶想了很久,终于确定了方案。
贵重的东西他们有,但是却不能拿出去,那就只能送一些新颖实用且迫切的。
比如,
某家儿子满周岁,他们就准备婴儿车、学步车、婴儿座椅等等;
某家老爷子上了年纪胃口不佳,那就送一个养身方子,外家亲手制作的开胃小吃和糕点,后者不值钱,但是方子,在这个年代可是能当传家宝的,就不是金钱能衡量的了;
某家女眷比较多,且长得漂亮又爱美,就多准备一些独特的首饰,并为她们量身设计。从头到脚一系列;
……
除夕夜
一般大户人家, 送节礼由当家主母安排下去,下面自然有人去做,而收礼, 若不是关系亲近的, 一般都是管家负责, 然后把清单给当家主母过目, 让对方心里有数。
除非遇到贵重的,才会特别知会一声。
按理说,陆瑶他们一家属于身份普通礼物一般那一挂的, 送出去的年礼也的确如预料的那般,并没有引起重视, 除了与荣家交好前来参加了暖房的几家。
这几家收到荣家小辈送来的年礼都没有诧异, 甚至都好奇对方会送什么样的年礼,别人或许不知道, 但他们却是清楚的, 对方在这短短一个多月陆续开了三家铺子, 且每一家的生意都很好,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再者,念着荣家的交情, 他们也要多照顾一二。
因此,陆瑶他们的年礼刚送到, 立马就有人禀报了。
几家人看着面前的年礼, 心里竟是有些感动。
这年头, 他们送礼会根据对方的家庭条件和回礼的能力去安排, 但却绝不会送到这么贴心。
“这孩子, 不简单的。”
有人感叹。
之前他们还觉得荣家小辈的妻子出身一般,没有什么见识, 但这些日子的接触下来才发现,是他们想当然了。
他们看在长辈的交情对他们几个多加照顾,但也是有顾忌的,担心他们会黏上,可这段时间,非但没有预料中的各种上门求帮忙,反而有好什么东西都会第一时间送过来,哪怕年礼,也是这般用心,对比自家的一些想法,怎能不让人羞愧?
于是,对荣晏回他们一家多了几分真心和爱护。
陆瑶还不知道自己这份年礼有这么大的效果,当前,她正带着一家人准备过年需要的东西。